氰化物中毒抢救分析
氰化物的毒性极强,可通过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氰化物的毒性基因为氰基,能阻止细胞呼吸而致急性中毒,使患者迅速死亡,因而常难以及时抢救。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24~65岁。2例自服氰化钠晶体,3例误服含有氰化物的电镀液,1例误吸含高浓度氰化物的电镀液,3例抢救成功,3例中毒后迅速出现症状,并快速出现心跳呼吸抑制和脑损害,昏迷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而死亡。
1.2临床表现胸闷、头晕3例;呕吐3例;惊厥4例,均在30min以内发生,最短10min;发热4例,体温37.5~39.5℃;昏迷5例;呼吸困难5例,1例患者在洗胃时出现呼吸停止;除1例患者入院时已心跳呼吸停止外5例均有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00~130次/min,双瞳孔散大3例。
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提示血白细胞增高5例,血气分析提示不同程度的低氧、高二氧化碳和代谢性酸中毒,心肌酶学增高3例,肝功能异常2例。
1.4典型病例与抢救过程患者男,30岁。因口渴误服含氰化物的电镀液约1~2口,服后约数分钟出现神志不清,全身发抖,呼之不应,由他人于1997年1月16日急送本院。体检:体温35.8℃,脉搏86次/min,呼吸10次/min,血压135/105mmhg;深昏迷,瞳孔约0.5cm,对光反射消失,口唇、面色发绀不明显,口中可闻及苦杏仁味,两肺闻及大量湿口罗音。即建立输液通路、吸氧、左侧卧位,以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同时给美兰500mg及硫代硫酸钠0.32×30支分次静推,速尿20mg,地塞米松10mg静推。洗胃过程中患者出现呼吸减慢8次/min,口鼻涌出粉红色液体,口唇、面色极度发绀,血气分析po284.4mmhg,pco283.4mmhg;烦躁不安,给安定10mg、吗啡10mg静推;气管插管接机械呼吸机,以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进行,呼吸频率15次/min,氧浓度60%,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给留置导尿。抢救8.5h后神志转清,两瞳孔0.2cm,对光反射存在,体温38℃,脉搏92次/min,停呼吸机,自主
呼吸28次/min,血压117/76mmhg,观察17h后气管拔管,改给鼻导管吸氧,血氧分析po2109.3mmhg,pco232.6mmhg,小便留置导尿色呈草绿色,58h后小便转清。7d痊愈出院。
2分析
在抢救氰化物中毒时,护理人员首先应急字当头,主动配合医生,分秒必争地采用得力措施,根据抢救成功病例,作者认为应重视以下几点:
(1)迅速有效的供氧。氰化物的毒性基团为cn-它能迅速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的三价铁结合,形成氰化高铁型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使组织细胞不能利用氧,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抑制,故改善组织缺氧是抢救氰化物中毒的根本保证。上述典型病例呼吸微弱,伴有严重的中毒性肺水肿,明显缺氧,经及时的气管插管,并进行呼吸机通气,提供病人所需的通气量,加强翻身、拍背和吸痰等气道管理,从而保证患者进行综合性抢救,使患者最终度过了严重呼吸衰竭的阶段。
(2)对口服氰化物中毒患者,应争取时机,用1:2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以使胃内氰化物变为无活性的氰酸盐。在洗胃过程中随时观察呼吸与心率变化,本典型病例当发现呼吸减慢,即终止洗胃,给予气管插管人工呼吸。不能因洗胃而耽误心肺复苏。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应用解毒药物并输入液体,尽快使毒性缓解和毒物排泄。解毒药物一般先用亚硝酸异戌酯或大剂量美兰,用美兰静推,可促进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和氰离子结合成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接着应用硫代硫酸钠,使氰离子与更多的硫结合成毒性极小的硫氰酸盐排出体外。应用美兰后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和量的变化,若尿色变淡则及时报告医生以决定是否重复使用。
(4)急诊科医护人员应充分熟悉中毒的基本知识,做到及时准确地判断中毒病情。上述典型病例急送来院时,根据患者口服电镀液病史,口中闻及苦杏仁味以及明显地缺氧表现,做出判断,迅速地进行了针对性的抢救,无疑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