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甲状腺炎
1.慢性淋巴细胞性性甲状腺炎(hashimotos桥本氏氏病)
(桥本甲状腺肿;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1)病因:至今尚未完全肯定,但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为一种自家免疫性疾病,典型的淋巴性甲状腺炎有时可与其他病变同时存在,如毒性甲状腺肿、粘液性水肿、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等。
2)临床表现:本病主要见于中年妇女,起病后少数病人可无任何症状,多数病人感到颈部不适,偶尔有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严重者局部有疼痛和压痛,少数病例在病程早期可有轻度表现,而到病程后期多数反而有甲低表现。
病程早期常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以峡部最为显著,质地软硬不定,表面较平整,但后期整个甲状腺可呈多结节状。甚至发生萎缩现象,并出现粘液性水肿。
实验室检查:基础代谢大多正常或偏低,血沉快,血浆中白蛋白常呈减少,而丙种球蛋白则增加。表示体内可能有高价的甲状腺球蛋白存在。如用血凝法(滴度>1~160)及酶联免疫法(在1~50以上)检出阳性,具有一定诊断价值。
3)治疗:可用甲状腺制剂做替代疗法,甲腺素片,每日120~180毫克,如发病比较急剧,患者局部有明显压痛者,可改服免疫抑制剂,如强地松,每天15~30毫克。至病变晚期,如甲状腺肿大较明确,甲状腺替代疗法不能使其恢复正常,且已出现气管压迫症状者,可做甲状腺峡部切除,以解除压迫现象。
2.纤维性甲状腺炎(riedel甲状腺炎)
1)病因:尚未确知,一般认为本病可能是原发的,也可是其他急、慢性甲状腺炎的后续病变。
2)临床表现:本症起病多不自觉,病程进行极慢,甲状腺逐渐变硬,与周围组织常有致密粘连、很少有疼痛和压迫症状,但可造成气管和食管压迫,发生呼吸紧迫、吞咽困难,累及喉返神经者可引起声音嘶哑或言语失音,颈淋巴结一般不肿大,晚期病例可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
3)治疗:症状不严重者可选用甲状腺制剂作替代治疗,如病变已引起明显的气管压迫症状,一般仅需切除或切断甲状腺峡部,两叶甲状腺次全切除不仅无此必要,且手术因甲状腺与周围组织粘连过多而非常危险和困难。手术后发生粘液水肿的机会也很大,一般是属禁忌。
1)病因:急性甲状腺炎少见,而急性甲状腺肿炎较常见,大都由于口腔或颈部化脓性感染而引起。病原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双球菌,感染局限于甲状腺肿的结节或囊肿内时,因不良的血液循环易形成脓肿。
2)临床表现:数日内甲状腺或甲状腺肿肿胀,有压痛和波及至耳、枕部的疼痛。严重的可引起压迫症状:气促、声音嘶哑、甚至吞咽困难等。腺体组织的坏死和脓肿形成可引起甲状腺的功能减退。患者全身可有体温增高等。
3)治疗:局部早期宜用冷敷,晚期宜用热敷,全身给与抗菌素。有脓肿时应早期行切开引流,以免脓肿破入气管、食管、纵膈内。
4.亚急性甲状腺炎
(肉芽肿性,巨细胞性或dequervain甲状腺炎)
1)病因:本病常继发于流行性和病毒性腮炎,故一般认为其病可能是病毒感染。感染可破坏甲状腺滤泡,释放出的胶体引起甲状腺组织内的异物样反应。在组织切片上可见到白细胞浸润和很多吞噬有胶体颗粒的巨细胞。
2)临床表现:本病发病前常有驱症状,主要为身体发热、全身不适、咽喉疼痛、颈部胀痛,有时有流涕等其他症状。继之甲状腺有明显肿大,并有压痛,开始时仅为一侧或一侧的某部分,不久就会累及两侧,部分病人可有颈后、耳后、甚至同侧手臂的放射痛。
在病程早期,症状将近高峰时,可能有怕热、心悸、多汗等甲亢表现,早期由于甲状腺发炎后有较多甲状腺素释放之故。
红细胞计数可能正常或略低,血沉明显增快,血清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减少,而α和β球蛋白则常有增加。病变早期基础代谢率可升高到+30~50%,至病程后期可降低至-20%以下。如病变范围不大,患者的碘代谢情况可能无异常,但同位素扫描可见病变的吸131碘能力明显降低,但血清蛋白结合碘及t4t3值常有增加。这种分离现象是由于甲状腺释放了胶体,也释放了甲状腺素,但病变的甲状腺滤泡细胞还不能摄取碘以合成甲状腺素。
3)治疗:强地松有明显疗效,每次5毫克,每日4次,连用二周,以后逐渐减量。为避免复发,可延长至六周。对甲状腺肿痛特别明显的病例,有时可用甲状腺素的替代疗法,一般每天口服干甲状腺片30毫克常可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