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民族概况

  瑶族是中华民族中的成员之一,人口2137033人(1990年),主要聚居在我国南方6省(区)的140多个县市,居住地十分广阔,东起江西全南,西至云南勐腊,南达广西防城,北迄湖南辰溪,其中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较多,有132万多人,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6%。大多聚居在金秀、巴马、都安、大化、富川和恭城等6个瑶族自治县内,其他则散布在全区的63个县市的山区、弄场或丘陵地带。分布在湖南省的瑶族有近30万人,主要聚居在粤华瑶族自治县,其余散布于兰山、宜章、宁远、陆回、洞口、淑浦、辰溪、常宁等30多个县(自治县)的山麓陡坡和丘陵河谷地带。分布在云南省的瑶族有16万人,除河口瑶族自治县和金平,富宁、勐腊的四大瑶族居住点外,其余则分散于中越、中老和中缅边境和滇中南17个县的山区或林区。分布在广东省的瑶族有10万人,主要聚居在奥北韶关、肇庆两个地区和清远市的连南、乳源、连山、阳山和东昌等11个县(自治县)的山区。分布在贵州省的瑶族近2万人,除聚居在荔波、榕江两县外,黔东南17个县的山区或弄场都有瑶族散居。江西省瑶族只有200余人,分散居住在赣南“三南”的山区或林区。

  瑶族依靠大规模的分散移动,以保存其民族生存的方法,最早见于史籍记载,是在公元2~3世纪东汉时代,瑶族从居住地华中洞庭湖周围的山间峡谷一带,缓慢南移。至今为止的一千七、八百年的漫长岁月中,瑶族以规模分散的集团为单位,北至浙江、福建,南从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进而越过国境,零星扩散到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这一广阔空间地带。他们除了引种水稻,并实现了定居化的一部分集团外,一般没有固定的土地,甚至也没有由几十户村落所组成的内部政治组织。这一点不同于边境地带的诸民族。显示出瑶族所特有的适应形态。瑶族是这样一个富有移动性的民族,但不是流离山野的难民群。

  瑶族在很早以前就开始有了“过山瑶”(或称为“浅山瑶”。“平地瑶”)和“深山瑶”(或称为“高山瑶”)的说法。“深山瑶”的居住地一般在深山,故称之为“深山瑶”。与此相反,“过山瑶”一般居住在半山腰或山麓地带,故又称之为“浅山瑶”或“半山瑶”。在分布于广东、湖南的瑶族间已被识别的,有移动性较强的“过山瑶”和定居性显著的“深山瑶”这两种类型。

  正由于历史上过山瑶建立的游耕生态系统,开发了我国南部的山山水水,使瑶族居住的广大山区,成为我国南部重要山林资源的供给地。瑶族所种植的作物中,旱稻、甘薯玉米。杂谷等用于自家消费。其他的产品以换取钱和其他日常用品为主要目的。瑶族生产的主要交易物品有:杉木、松木、松脂桐油、原茶、茶油香菇木耳、棕绳、棕皮、木炭、植物性香料(八角茴香灵香草桂皮等)、草药、蜂蜜蜂蜡等天然资源和猎狩物。在瑶族农业中,值得特别一提的是,源于中国的棕榈栽培。棕榈不仅适合于刀耕火种土地,而且在不适于耕作的峡谷地带,也可以广泛种植,种植树苗七八年后,就长出了棕须。而棕须纤维是棕绳的原料,平原地区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因此棕皮价格很贵,产量也很高。棕树根还可以做药用。瑶族有句谚语:“万树千棕,一世不穷。”因此,棕皮,成为瑶族富有代表性的特产。同时与这些物产有关的工作,成为瑶族的职业。

  由于瑶族居住在我国南方山区,原始森林中茂密的植物,为瑶族识别各种草木的性质,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朵医治疾病,提供了十分辽阔的基础。长期以来,瑶民遇到疾病创伤时,主要还靠传统的草医草药解除病痛。由于世世代代的摸索积累,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并且很早就以草药向外界进行交换。宋·苏颂《图经本草》称:砂仁“今唯岭南山泽间有之”。可见当时已是岭南山区的特产。瑶山药材十分丰富,1934年庞新民的《两广瑶山调查》记载:包括有效米、黄柏、归身、黄连玉竹钩藤防风防己花粉、马胎、党杞、苓香、罗汉果桂子桂皮桂枝、八角、五倍子、金叉、麻黄八角莲、七趾莲、独脚、大龙伞、小龙伞、两面针、一包针、留雕竹(能止蛇毒,虽极毒之青蛇咬伤,亦可治好)、桔梗(极多)、双柏、杜仲、蔚京等类。瑶族山区还有一些特产药材,从名称上就可看出它们主要产自瑶族地区,如“瑶山十大功劳”(《中国植物照片集》)、“大瑶山蜘蛛抱蛋”(《广西民族长简编》)、“瑶山金耳环”(《植物分类学报》),有的在名称上,虽然没有冠以瑶山的称呼,但却以瑶山出产为主,或是瑶山独特药材,如:零香草,又叫香草、零陵香、蕙草,多年生草本植物,香气浓烈,入药驱风散寒,活血止痛,治感冒头痛牙痛等。早在宋代即为瑶山的著名特产,一般只生长于深山老林的荫凉腐质土。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在7万斤以上。它至今还是大瑶山的特产,并且出口国外。

  “石耳,产于山中之悬崖绝壁上,为瑶山产品之一。因其能治咳嗽病,故价格颇昂。采取石耳为板瑶的特别技能。”(1934年庞新民《两广瑶山调查》)。千金草,又叫马尾千金。由于它生长缓慢,且大多数寄生在高大的古树枝桠之上,寻找采集极其困难,因而价格昂贵。千金草味苦有毒,多吃能使人昏迷。瑶医将它冲酒服,可治跌打损伤,口含能治牙痛,以少量千金草与猪脚炖食,可作滋补药。孕妇难产,缚之于腹部,还有催生作用。现因瑶山古树被砍伐较多,千金草已很难采到。天花粉,即以栝楼之根研粉,用清水淘澄而得。栝楼一般要栽种5年后,才能收获。瑶族在刀耕火种山地垦殖粮食作物数年后,地力将要耗尽,准备丢荒时栽种,是合理利用山地的一种耕作方法。罗汉果,每年的产量很大。瑶医很早就知道,罗汉果煎水煮汁,或与猪肉炖服,用以治疗多年的久咳。早在清光绪二十八、九年(1902~1903年)大瑶山中的金秀四村,年产量已达1000斤。桂皮,瑶山盛产之桂皮,以其质量之优而闻名,故又有“瑶桂”或“瑶山桂”之称。《桂平县志》中“瑶人生计”记载:“地为桂树,外人来买,必呼其群,宰猪大嚼,约银之多少,剥桂给之。”“地产香菰、苓香草等物,而桂皮最良,以山深林密,饱经风霜,气味醇厚故也。”瑶山桂树,大都采苗移植,移植后要待15年或20年,树长至高约一丈五尺,胸径约四寸左右,始能剥皮。以皮薄多油,昧清香不燥为上品。

  由上可见,瑶山独特药材名声甚著,药效颇高。瑶族人民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在采集、使用的过程中,扩大了出售品种,并逐渐与治病相结合,形成了既诊病又卖药的瑶医瑶药。在许多旧方志及史书中均有记载,如:“瑶人虽有男女居屋,然常移徒不常……善识草药,取以疗人疾,辄效。”、“瑶人耕作之暇,入山采药,沿寨行医。

  近四年多来,多次对湖南的江华、江永、兰山、宁远等地进行瑶药调查,每年的端午药市,瑶人卖药盛况空前,仅江华的大小药摊约千余,摆满了县城几里路长,买卖活跃,人员达数千人。

  瑶族正是这样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与周围的汉民族和其他民族进行着互通有无的生产物的交换,形成了与平原汉族间维持以物质交易为基础的社会共生关系。

  在农田水利方面,瑶族人民利用山区自然条件架竹笕引水,每家每户都习惯采用。竹笕引水经济方便,它为人挑水节约了大量劳动力。瑶族洗澡,习惯用容量是三、四担水的大木桶盛水,洗澡人坐入桶内,可以洗个痛快。再加上人畜饮水,用水量就很大了,即使有人居住在较平坦的山村里,也乐于用竹笕引水。将竹子破作两半边为笕,有的地段也可以不破,将整个竹子的竹节壁通穿作笕。架笕时,视地形而定,有的要依山搭架,有的要悬空高吊引渡,有的则要把封闭的竹笕埋入地下,以便通过人行道,有的还要采取“U”型引水方法。竹笕引水从水源到用户家,远近不等。有的十多米,有的数十米,有的数百米,有的上千米,有的竹笕要盘山过坳,飞越几个山头,竹笕引水的水流量虽小,但是昼夜水流不断,清澄澄的山水就可以把专作接水用的大木桶注满了。正因为瑶族自古以来就有竹笕引水的风俗习惯,所以他们建房时,首要的是找水源,看是否有利于竹笕引水。

  过山瑶的衣、食、住、行、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都是与游耕不定居的生态系统相适应。他们穿的衣服多为黑色、深兰色,适应他们刀耕火种和家庭劳动,他们戴有脚箍、手套,除了便捷之外,还可避免虫蛇咬伤。

  他们的主食是旱地作物,如旱禾、玉米,没有菜园种植蔬菜,多采摘各种野菜、竹笋、菌类当菜,肉食多是猎获的野兽、捕捉到的山鼠、捞到的河鱼。为了迁徙的方便,他们不腌制酸菜。这是与其它许多民族所不同的。

  住的是就地取材建的竹墙、竹顶(也有用杉木皮作屋顶的)屋。一座竹屋一般可住四、五年就朽坏了,与他们迁徙的时间相吻合。为了便于经常移动,围火塘而卧,灶是用三块石头垒成的,便于频繁迁徙。他们赤足爬山越岭,不用牛马代步。

  在宗教信仰上,定居的瑶族都建庙宇,而过山瑶由于迁徙不定,无庙宇,便立几块石头做为偶像,这样方便他们迁徒。

  由此可见,过山瑶所选择的一切都与他们所选择的生态系统相适应。

  除了过山瑶和深山瑶之外,还有“蓝靛瑶”、“红头瑶”。“蓝靛瑶”是把蓝靛的生产作为特殊技术而得名。蓝靛在瑶族的植物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蓝靛是一种重要的染料,瑶族人民用它染布,因而种植蓝靛获利较高。“红头瑶”则是因为过去男女都用红布包头而遗留的习俗得名。

  历史上瑶族的许多集团就是这样,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在谋求生计方面,各自选择了不同的生存方式,使自己适应所处的生态系统,为集团的发展创造条件,从而形成了以生态系统来区别各种不同瑶族集团的亚种族。正是这些种种不同生态系统的亚种族,以种种不同的方式,获取维系民族生存的基本物质,努力培植和延续自己的种族,使瑶族成为具有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民族。

  瑶族人民这些丰富多采的生活习俗,是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瑶族人民居住条件、生活环境、历史遭遇、卫生条件、生活方式、生产发展水平、宗教信仰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瑶族人民共同生活及其思想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瑶人好客,喜交朋友,遇有志同道合者,往往认为“同年”,结为“老庚”。“同年”、“老庚”或其他人到瑶家作客,受到热情款待,款客形式多姿别致,人情味浓郁,使人留恋忘返。

  瑶族有近30种自得其乐的大小节日,其中最隆重的有自称“勉”支的盘王节,自称“布势”支的祝著节和自称“拉珈”支的功德节。

  瑶族男女恋爱自由,谈情求偶,通过歌堂和野外对歌方式进行。而自称“拉珈”和自称“瑙格劳”(白裤瑶)瑶族的谈情求偶则采取别具一格的“爬楼”和“谈婚词”的方式。婚娶方式不同支系的瑶族有所区别。如“勉”支系的婚娶大都吹吹打打迎来送往,并举行“串亲”和拜堂仪式;“布努”系的白裤瑶婚礼由新郎亲族长者与新娘之舅互诵婚礼词,并通过吃串肉认亲戚,看鸡眼作婚证,观鸡蛋卜吉祥等方式来完成仪式。最简单的是“拉珈”支系的“半夜出嫁”,新娘半夜由人领到新郎家,与家人共进一餐团圆饭便完成婚事。不请客,不送礼,新娘随身带的嫁妆一般是锄头、镰刀之类的生产工具。瑶族的婚姻形式主要有抬郎,“两边走”和娶妻3种。抬郎(亦称上门)在许多地区非常普遍,男“嫁”女家为郎,同样受到尊重。

  瑶族的丧俗因地区和支系而异。渔猎在瑶族生产和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创造了简单有效令人赞不绝口的多种多样渔猎方法。其中捕兽捉鱼方法就分别有20种左右。

  瑶族与汉族一样,对于每个人来说,决定其社会地位的首要的基本关系,就是他在家族谱系上的位置。这个标志就是姓和名。瑶族不论男女都有姓。生前决定的姓,原则上终生不变(甚至包括死后)。和汉族一样,女子即使在婚后仍保持着娘家的姓。但是瑶族姓的体系与汉族有着重要的差别。就是说瑶族的每个姓又有分支,日本学者竹村卓二称之为“亚姓”,瑶语称之为“lub”,汉语记为“老”。各个“老”实际上就是各个宗族,起着祖先祭祀和外婚制度的单位的作用。因而瑶族的姓与礼仪、信仰、婚姻人口有着密切的关系。盘瑶按盘瓠传说有十二姓:盘、包、黄、李、邓、周、赵、胡、唐、雷、冯、沈。沈姓在漂洋过海时死亡,从此没有沈姓,只有十一姓。称自己为十二姓人。

  瑶族所形成的亚姓组织,在祭祀祖先的礼仪活动中,起着一种规矩和制约的作用。各个亚姓独有的祭礼形式,不管怎么说,都是和拜祭自己始祖的传统结合在一起的。属于同一亚姓的人们,都知道和其他亚姓有不同的祖先象征,都遵守各种禁忌,以此维持着宗族的联系。

  瑶族的姓和婚姻也有关系。据王同惠同志于1935年的研究材料,可知花瑶在明代初期移居到广西的时候,是遵守同姓不婚制度的。移民时,为了以同姓的宗族为单位,在瑶山的各地形成了一村一姓的村寨,而且村与村之间的距离相隔甚远,通婚不便。结果为了使村内婚成为可能,姓再划分为宗族,宗族内禁止通婚。宗族外,虽为同姓,也允许结婚。因而瑶族的姓有时可以成为族外婚的单位,但有时又不成为族外婚的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各瑶族集团所处的社会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制约。因而,这不是一个单纯用汉化程度所能推断的问题。

  瑶族的姓的体系不但与宗教礼仪有关,瑶族的姓还具有两重性。首先根据本姓,可以确定瑶族的族籍,其次根据亚姓,组成事实上的族外婚集团。这和汉族“同姓即同宗”的一元结构,具有根本的不同。如果把这些特点看成是在小规模的单位集团分散移居于宽广的空间的过程中,为适应独特的文化生态环境而出现的产物,那就是很恰当的了。以上论述,说明瑶族的亚姓(宗族)组织与祭祀、婚姻、人口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