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医学理论体

  土家医认为人体主要由三元、十窍、肢节、筋脉、气血精组成。

  一、人体结构

  (一)三元

  土家医将人体内脏概括为三部分,即上、中、下三元。上元为天,中元为地,下元属水,藉自然界的天、地、水来囊括人体的内脏和功能。

  上元主要包括脑、心、肺,共居上天,统摄人体气血神志,为三元之首。

  脑,居可巴骨内,主神,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统帅。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虽然为脑所主,但与气、血、精三者关系极为密切。

  心,位于左胸排叉骨中间,主血,为人体气、血、精输布的中心枢纽。心象一个唧筒,心肌松弛,能把全身各处气血精沿着筋吸到心腔;心肌紧缩,则把抽吸到心的气血精通过筋脉输送到三元、十窍、肢节,从而使人体上下内外得到气血精的充养,而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肺,居胸两侧、主呼吸,为人体气体交换的总汇。肺象一个囊袋,上有气管喉管与口鼻相联,并有筋脉与心相通。

  中元主要包括肚、肠、肝,共居腹内,为水谷出入之地,水精、谷精化生之处,象大地之长养万物,为三元供养之本。

  肚,位于上腹,主饮食的受纳与消化,为人体储藏食物的仓库。

  肠,位于脐腹,主饮食物的消化,为人体食物消化的场所。土家医把肠的作用比喻为一个蒸酒缸,能把进入到肠的食物糊糊进行发酵,从而分出精微与糟粕二个部分,其精微部分上注于肝,糟粕部分下到肛窍而排出体外。

  肝,居右排叉骨后方,主水精、谷精的生成,为人体营养物质的发源地。肝有上下两管,下管与肠相通,上脉与筋脉相连。

  下元包括腰子、尿脬、养儿肠或精脬,共居下元,有排泌余水之功,为人体孕精生成之处,生命发生之根。

  腰子,共二枚,位于双侧后排叉骨下方之前的板油内,主孕精的生成,为人体繁衍之本源。

  养儿肠和精脬,均位于少腹。男子的精脬,接受腰子输送的孕精,从而发生性感,排出体外。如果精脬有病,就会出现遗精、滑精、交合时不泄精等病。女子的养儿肠,接受腰子输送的孕精,如果得与男子的孕精结合,便能有子,否则化为经水排出体外。

  尿脬,位于少腹,主尿,为人体排泌余水之地。肠有一管与尿脬相通,饮水中的精微部分上注于肝,多余的部分则沿着肠管输入尿脬,在尿脬作用下,生成尿液再从尿窍排出体外。

  三元是人体组织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人类活动的生命物质——气、血、精都是由三元中的内脏所产生;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均受三元的内脏所支配;人体的气血,经天、而地、至水循环往复并灌注于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十窍

  关于人体的孔窍,土家医概括为十窍,其中有九大窍,和一小窍,即眼二窍、耳二窍、鼻二窍、口一窍、肛门一窍、尿孔一窍,加上皮肤上无数个小小的汗孔,共计十窍,又称为十孔。

  十窍在人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眼窍职司视万物、辨五色,眼窍有病,轻则视物昏糊、颜色不分,重则失明。鼻窍司嗅味与进出气,病则鼻塞流涕、气味不辨、影响呼吸。耳主听声音,病则耳鸣耳塞,甚则耳聋。口主言语、纳吐,病则纳食、讲话障碍。肛门有排便之功,病则出现排便异常。尿窍主司排尿,病则出现尿血尿痛,甚则点滴俱无。汗窍司排泄汗液,病则汗出淋漓、汗闭、盗汗

  (三)肢节

  肢节包括肢体、骨头和榫三部分。

  肢体分为手肢(上肢)、脚肢(下肢)和腰肢(躯干)三部分。

  手肢由筒子骨段和钳杆骨段以及手组成。手有十指,即土地佬指(拇指)、鸡公指(食指)、中指、黄鼠指(无名指)、重(chong)指(小指)。手与手指的功能主要是持物和生产劳动等。

  脚肢由大腿、小腿和脚板组成。大腿之间由克膝佬串联。其主要作用是行走和站立。

  腰肢由背膀、腰杆和下腰组成。主要功能是维持人体正常姿势。

  骨头有长骨、短骨、大骨、小骨之分,土家民间有“七十二大骨,三十六小骨”之说。

  两骨联合处称为榫,又称为骨节。上肢骨节包括手指骨节(指关节),手腕骨节(腕关节),倒拐子骨节(肘关节),肩膀骨节(肩关节);下肢骨节包括脚趾骨节(趾关节)、螺丝骨节(踝关节)、克膝骨节(膝关节)、胯骨骨节(髓关节);腰肢骨节有转骨榫(颈榫关节、胸榫关节、腰榫关节、尾榫关节等);另外还有牙巴关节(颌关节)。

  榫的主要作用是联结骨头和肢体运动。

  (四)筋脉

  筋脉包括筋和脉两个部分,有大、中、小之分和内外之别。

  筋由肉筋索(肌腱)、肉皮筋(筋膜)和麻筋(神经)三个部分组成。脉通常指血管,有青筋(在体表能看到,如分布于手脚颈项的静脉)和索筋(在体表能触到跳动,但视之不易见到的动脉)之分。

  筋脉遍布于人体各个部位,是沟通天、地、水三元和联系人体上下、内外、表里的独特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运载气血精,濡养躯体,以维持人体各个部分的正常功能。

  (五)气、血、精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依据三元脏器的功能正常,而这些脏器功能的实现又以气血精为物质基础。气血精不断地循环转换,滋养着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保证各个组织器官功能的实现,才能使人体得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如果气少、血亏、精乏,均能影响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而使人体的生命活动受到影响,甚至造成生命活动的终结。

  1.气

  气是构成人体的有关物质成份。如清气与谷气。清气是在上元肺气的作用下,从自然界中吸入的“天气”,由气管而进入于心,和精血共同运行筋脉之中,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成份。谷气是谷精通过三元的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运行于筋脉之中,直接参与机体构成和营养机体的物质精微。

  2.血

  血是由水精与谷精在上元心气的作用下化生的一种红色精微物质。具有营养机体的重要作用。血的功能,一是血水通过筋脉的输布到达全身各地起濡润作用;二是血与清气结合,刺激机体起动力作用;三是血与谷气相合,输布于周身起营养作用。血可分为红血、青血、污血和黑血四种。红血由谷气、清气和血水共同组成,运行于索筋,具有营养机体作用。

  3.精

  精是具有营养机体和生育功能的营养物质。土家医把精分为水精、谷精和孕精三类。

  水精,是由人体摄入的水液,经肠吸收,肝的作用,参于筋脉中运行的营养物质。其作用主要包括:一是为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具有濡润躯体孔窍作用;三是为由汗窍排出,成为汗液,具有调节冷气与热气平衡的作用。

  谷精,是由人体摄入的食物,经肚的消磨,肠的发酵,肝的变化而化生的精微物质。其作用主要有:一为血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为孕精化生的重要物质基础;三为由筋脉运送到躯体起营养作用。孕精,是由谷精与血在下元腰子的作用下生成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精微物质。

  孕精由腰子生成后不断地输送到养儿肠或精脬中,以维持男女的性机能,如果男女交合,便能在养儿肠中孕育新的生命。

  4.气血精的环流

  气血精同居脉中,通过心气的作用而流入索筋,灌注于三元、十窍、肢节,然后到达青筋,再由青筋注入心,循环往复,周流不息。

  5.气血精的转换

  气血精三者同系人体生命活动赖以生存的精微物质。三者之间不仅关系密切,而且还可以相互转化。

  1.精与气:精既是靠气的推动才能化生,但气又赖精的扶植才能充盛。精可生气,气可化精。人体精气充沛,生命力就旺盛;精气衰减,生命力就减退;精气败绝,生命也就终结。

  2.精与血:精是血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充则血旺,精衰则血虚,精绝则血枯,但精又是谷精与血在下元气的作用下形成的,血可化精。精血充足则机体营养充分,生命力旺盛;精血虚衰则营养不足,生命力减弱。

  3.气与血:血的化生与运行,均有赖于气,但气之所以能散布于机体内外上下,又靠血的运载。气血充足,人体机能健壮;气血不足,机能衰减;气血塞滞,疾病由此产生;血枯气脱,生命停止。

  二、病因

  (一)瘟气指引起疾病之风、寒、湿、火。

  1.风

  风是72风症和72惊症的主因,许多疾病如癫痫、着凉等的发病与风有直接关系。

  风有热风、冷风、水风、内风之分。72风症中,热风能引起火风、漆风、热风、肚脐风、产后风、风痨、羊角风、破骨风等热症。冷风能引起冷骨风、钻骨风、眉毛风、摆头风、赶脚风、节骨风、头骨风、蛇风、头痛风、蚯蚓风、秋鱼风等冷症。内风可引起内节风、歪口风、抽风等内风症。水风能引起水滞风、水盎风等水风症。

  2.寒

  寒有外寒和内寒之分。外寒一般是指外界寒气侵犯肢节筋脉头面引起的发热、怕冷、脑壳痛、全身酸痛,由于是机体伤于寒气而发病,故药匠称为伤寒病。内寒是指外界寒气侵犯三元内脏而引起的病证,如寒气犯肚则出现呕吐腹泻等症。

  3.湿

  湿往往与风和寒相兼致病,故有风湿和寒湿之分。风湿是引起风湿病和一些皮肤病的致病因素。风湿侵犯皮肤,可引起风劳、风疹、癞痢(头癣),临床上一般有瘙痒症状;伤及筋骨,引起骨节疼痛等症状,药匠称为风湿病。寒湿多侵犯肌肉和中下元,引起身痛沉重,肢体水肿腹痛吐泻等寒湿病症状。

  4.火

  外火是引起红痧症、白虎症、雷火症等的主要原因,临床常出现高热,心烦口渴,便结溲赤等症。火毒易伤及皮肉,导致筋脉阻滞,血瘀肉腐,而出现局部焮红、肿胀、灼热、疼痛等症状,如疔疮疱癀等。

  三元内火多由内脏本身功能失调而产生之火。上元火疾,病在脑心肺。脑火主要表现为神躁、神乱、神糊、神昏、神闭等;心火主要表现为心烦、胸闷、心痛等;肺火主要表现为咳喘、咯血、咯吐脓痰等症,中元火疾病在肚肠,临床上多见于肠燥泻下稀便黄臭或脓血,如痢症、干霍乱、便结等肠火,及口渴欲饮、饭劳(多食易饥)、大肚痛、烧心、牙肉溃烂出血等肚火。下元火疾,病在尿脬,临床出现血尿、尿痛、尿频的尿积病等。

  (二)生活饮食

  1.生活起居

  一是要适应气候变化。如四季避风,春防湿,夏防暑,秋防燥,冬防寒。反之容易产生风湿、寒湿、伤寒等病证。

  二是要注意不过劳,适当劳作有利于气血的流通,筋骨的活动,但过劳则伤及筋骨气血而发生压劳、伤力劳等病证。

  三是要节制房事,房事无度易损腰子,使精血亏损,引起色劳、经劳、月家劳、碰头病等。

  四是要防受惊。土家医称脚为“千斤顶”,受惊后病从脚起,慢慢传到全身,从而引起许多全身性疾病。理由就是“千斤顶”因受惊而受伤,不能支撑身体,人必然害病。

  五是不要过分劳神。生活起居无规律,容易损神。夜不安寐,易于伤神。神受损伤日久则导致丧神。

  2.饮食

  饮食为人体营养的源泉,但贵于有节,否则成为致病因素。

  一是饮食过量,超过中元内脏克化能力,容易引起中元功能紊乱和虚衰一类的病症。

  二是饮食过冷过热,易引起中元内脏损伤致病。

  三是饮食不洁之物,如臭鱼烂虾,腐烂霉变及有毒之品(如毒菌),容易导致食物中毒,而发生肚子痛、呕吐、腹泻等病症。

  四是偏食。药匠很讲究膳食,要求多食新鲜蔬菜和五谷,少吃陈菜、腊味,小儿偏食,易害食积和走胎病症;大人偏食,易使气血亏损,而发生黄肿病、脚气病等。

  五是酗酒。饮少量酒,有助于气血筋脉的疏通,有健身之功;酗酒,会损伤内脏,是致病的因素之一。

  (三)劳损外伤

  土家医以勤劳勇敢著称于世,由于土家族人民多居住在崇山峻岭之中,在生产劳动中,易发生劳伤。

  1.劳动中因跌打、损伤、砸压、烧灼、冷冻等,常发生金创出血、骨折、错榫、扭挫伤、烫火伤、冻疱等。

  2.蛇咬伤。位于武陵山脉的土家山寨,属亚热带山区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地形复杂,林木繁茂,是蛇类适宜生长繁殖和隐伏盘踞之地。本地毒蛇种类较多,有五步蛇、烙铁头、菜花烙铁头、眼镜蛇蝮蛇金环蛇、银环蛇、竹叶青、眼镜王蛇等剧毒蛇和毒蛇,每年被毒蛇咬伤者较常见(田华咏等,湘西自治州蛇伤流行病学调查,国际毒素会议资料,1989)。

  3.毒虫咬伤。常见的有蜈蚣、毒蜂、霍辣子伤等。

  4.疯狗咬伤。土家山寨过去有养狗看家的习惯,因此疯狗咬伤病人仅次于毒蛇咬伤,其病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外伤病死率。

  5.内伤。多由劳内或同房过度,引起筋脉、肢体、三元受损,气血壅滞而发生的伤力劳等病证。临床上多见腰腿酸痛、软弱无力头晕目眩、饮食不振、心烦不安、气短多汗等症状。

  (四)情志

  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环境的一种生理反应。主要指人的喜乐、悲哀、惊怒、忧悔等。土家医提倡喜乐有度,悲哀有节,防惊克怒,除忧舒悔,从而保持人体的身心舒畅。如果情志活动失限,就会伤脑损神,神损必伤体,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症,如神癫、气癫、蒙癫、梅癫、风癫等,以及恐吓惊骇引起的小儿惊痫等。

  (五)惹因

  惹因是引起惹来病的原因。惹来病,一般是指病人自己逗惹而来的病症,大部分是指传染病、流行病。

  1.生活上不检点,惹来性病。男性惹来病有蜡烛花、阴书霉,女性的阴霉,男女共患的衙门疮、尖疮等病症。

  2.饮食上不注意。如与黄病、痢泻病人一起共餐,密切接触,惹来黄病、痢泻。

  3.起居上密切接触,惹来兔眼病、肿痨等。

  4.瘟疫互相招惹。土家族人民解放前生活贫穷,卫生条件差,经常有疫病流行,如麻子病、打摆子、出??子等。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大力提倡爱国卫生运动,人民生活、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这类病例在不少地方已经绝迹。

  三、病理

  (一)气血失调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所在,血是人体营养的源泉,气血充足,人体生命力旺盛,气血失调百病滋生。

  气的病理,一般包括气亏、气阻和气逆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

  血的病理,一般包括血亏、血瘀和出血三种情况而引起的一系列变化。

  气之与血,相互促进,相互转换,气病则血病,气亏则血亏,气阻则血瘀,气逆则见红;血亏则气虚,血瘀则气阻。所以临床上以气血失调、气血共病多见。

  (二)冷热失衡

  冷热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破坏了人体正常的冷热调节机能而出现偏盛偏衰,于是产生一系列病变。冷热失衡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之一。

  冷和热,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致病因素,又是一种截然相反的病理现象,但二者在病理变化过程中,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冷症可以转变为热症,相反,热症也可以转变成冷症。由热转冷,既可见于一些慢性痢病,由于体内冷热气的消长,而使热症变成冷症。也可见于急性疾病引起的高烧,因药物或体内气血的耗伤,而出现体温骤降,手足冰冷等一系列冷症的表现,是病情转向恶化的情况。由冷转热,也可因体内冷气逐渐消退,热气逐渐增长,而使冷症变为热症,也可因用药过热,助长体内热气,而使冷症变为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