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宛邻

清代通儒名医张宛邻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在中国学术史和医学史上,清代张宛邻都是传奇人物。张宛邻名琦,字翰风。江苏武进人,初名翊,宛邻是号。生于1764年,卒于1833年。以博学多才称著,工诗词、古文及分隶,尤精舆之学,又是一代名医。行医虽然是他任县令以后的兼职,却在多种地方志上都载有他坐堂行医的事迹,很像陈修园,但都是敬谢的美誉。

宛邻出生于江苏武进(今属常州市区)名儒的张家。少年随师学习五经四书,初学《易经》即深通大义。其兄张惠言(1761~1802)原名一鸣,字皋文,号茗柯,长宛邻三岁。兄弟均出朱珪(石君)门下,张惠言是嘉庆四年(179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惠言之经学,其《易经》从虞翻,著《周易虞氏义》;“三礼”主郑玄,著有《仪礼图》。在古文方面,与恽敬(子居)齐名,是阳湖派的宗师。此阳湖派,讲训诂为实而从朴学,与较早好言义法从宋学的桐城派迥异。在词学上,张氏兄弟以合著的《词选》开创了“常州词派”,继之者有董士锡、周士绮等人。常州词派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始与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词派分庭抗礼,后来发展为词坛的胜流。

张宛邻于嘉庆十八年(1813)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官服山东,历任邹平、章邱、馆陶知县,在馆陶县任时最长,达十年,卒于任上。所至皆有政绩,循声卓著。他在少年读经之时就旁及医书,在所著《素问释义·自序》中称:“琦少好《素问》,又病其杂,因求其宗旨,按其条理,重为诠释。潜形竭虑,岁月二十,成《释义》十卷。”用朴学的功底,投入二十年的心血,在诠释《素问》的注家中,指屈不多。其注释常有孤明之见,对文本的校勘辨章,能钩沉引据,以达远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句后有“此其道生”四字,唐代王冰以“惟至道生,乃能如是”望文强解。宛邻因不关前句,又不成文,判为“此其道生四字衍”。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句中,宋代林亿《新校正》本作“藏德不止”,宛邻则据阴阳升降之理曰:“天气本清净而光明,但阴阳贵能升降,若阴不上升,则阳不能下降矣”,以此断定,作“止”非也,当作“上”。他以医理的精娴,准确训诂《素问》的原义。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以往注家,都以大怒破坏清净,阻绝经络,血积胸中作解;他以营卫气血为释,释曰:“怒则气逆,而血随之郁积心胸之间,是阴阳气血并迫而然。形气绝者,营卫不通,形状若死也。”把“气绝”的状态形象逼真地描述出来,直是通常所见之“气死”状。宛邻少年时精读《伤寒论》,叹仲景博大简精,囊括蕃变,后又读黄元御之《伤寒悬解》,由是而纲领振举,条理综贯,积疑尽释。他以边读边撰的方式学习本草,选明末清初刘若金的《本草述》为基础本,开蒙从学。刘若金字云密,湖北潜江人,明天启年(1625)进士,官至司寇,素爱岐黄,五十岁后隐居著书,积三十年之功著成《本草述》。采以《本草纲目》为主,回采《神农本草经》之要蕴,兼及金元四家及缪希雍等人的药论,合述中又加以按语,阐发己见。收常用药501种具论之,是书完成于清康熙三年(1664)。宛邻对《本草述》研读后,又别择精粗,删繁就简,撰成《本草述录》六卷。此外,他博通术数,览观太素脉书籍。《朔方志》记载张宛邻“断病廿年生死,率如所许”。他在山东任县令之时,效法医圣,在行署大堂诊病行医,口碑极嘉。《武进阳湖县合志》记载他“治县时,值太疫,全活甚众”。

张宛邻还是地理学专家。《馆陶县志》说他“舆地学尤精”,著《战国策释地》。他还是书法家,长于隶书。

不过,在诸多学艺中,令张宛邻特载于史册的,还是他与乃兄开创的常州词派和他的词。作为常州词派的开山,张氏兄弟合编的《词选》,校录唐宋词44家,凡录116首,奠定了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其理论特点是,以儒家学统论词,讲求比兴寄托,赞赏言近旨远意内言外之旨。上接《风》、《骚》,“正声”庭筠,赞为“深美闳约”,续接北守。其实,这些都是针对浙西派余流之论而发的。张宛邻词集为《立山词》,又有《古诗录》二十卷及《宛邻文集》等,皆同其雅逸。现仅录其《南浦》一词:

惊回残梦,又起来清夜正三更。花影一枝枝瘦,明月满中庭。道是江南绮陌,却依然小阁倚银屏。怅海棠已老,心期难问,何处望高城?

忍记当时欢聚,到花时长此讬春酲。别恨而今谁诉?梁燕不曾醒。簾外依依香絮,算东风吹到几时停?向鸳衾无奈,啼鹃又作断肠声。

清季词人谭献(复堂),在《箧中词》一书中对此词评曰“深美闳约”可算中肯中的,并称张氏兄弟“大雅遒逸,足以振北宋名家之绪”不为过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