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等验案六则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6年4月10~11页

摘要:(一)心律失常

早搏频发,心率无法计数,以针刺双内关,行平补平泻手法。心率仅40次/分,针内关穴,以提插补法(轻刺),对动过速以平补平泻,心动过缓以提插补法使心率恢复到原来的机能状态,发现不同手法可以产生的不同效应,说明针灸临床补泻手法的重要性。

(二)哮喘

针刺治疗,遂针听宫、听会、外关、太溪,进针后不久,患者诉呼吸松快,哮喘已平。三诊时,仅取听会一穴,针入1分钟,气喘即平。阅遍针籍,未见听会穴有治疗气喘之记载,但在临证时,听会对气喘屡试有效,乃录之以供同道验证。

(三)足底痛

由于疼痛部位不一,而取穴亦因之而异,因此体会到经络在临床治疗上有明显的选择性,说明了手足经同名相通,为“下病上取”取得了可靠验证。

(四)尿频

系肾气虚亏不能摄水所致,用烧山火手法而见效,说明针刺手法在临床上使用得当,有立竿见影之效。

(五)胁痛

一为肝胆湿热蕴积少阳;一为扭挫损伤,气血阻滞于少阳之络。一为脏腑病变,一为经络气滞。说明在临床上辨证取穴与辨经取穴之重要性。

(六)疝痛

针内关、太冲以疏泄厥气,温灸关元以通阳散寒,至15分钟症势不减,再泻大敦,症情仅感稍缓。余嘱立即去院手术,以防肠坏死。本证属于肝寒气凝,厥气失于疏泄,先针内关、太冲以疏泄肝气,温灸关元以温阳祛寒,但效不显,大敦为足厥阴经脉气之所出。且是厥阴之脉上行环绕阴部,故对疝痛有较好疗效,过去对井穴仅用于急救昏迷实属偏见。

针灸在内科临床的应用(一)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1期41~42页

摘要:(一)汗法 汗法是通过针刺一定俞穴,采用不同手法,使之发汗,从而达到开泄腠理,祛除病邪的一种方法。因此无论风寒、风热之郁于肌表者,均可使之汗出而解,针灸临床常用后溪、合谷二穴以发汗,施以提插泻法以解肌表之邪。如因风寒则加灸大椎,以温阳散寒;如属风热则点刺大椎出血,刺出血以泻热。

(二)和法 和法是指在辨证的基础上,选用有关俞穴,使用一定手法,调整机体,使阴阳、气血、脏腑功能恢复到原来机能状态的治疗方法。

(三)温法 是指感受寒邪;或是脾肾阳虚所致之大便溏泄,或阳萎精冷,不育等症,使用温灸方法以温化寒邪或温运脾肾之阳。临床常温灸大椎穴以温阳散寒;温灸脾俞、肾俞以温运脾肾之阳,关元以温阳益气等。

针灸在内科临床的应用(二)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1年2期41~42页

摘要:(四)清法:清法是以清热除烦,从养阴生津立法,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应用一定俞穴和手法。从而达到“清”的作用。临床常取行间以清肝泄热,鱼际以清肺养阴,内庭清胃降火。五俞穴以“荥主身热”之说,故针灸临床常取荥穴以清脏腑之热。

(五)消法:是指在气滞、血瘀、痰浊阻滞于经络、或瘀结于脏腑的情况下,针刺一定俞穴,行施一定手法而使之消退的治疗方法。临床常用内关宽胸理气,足三里和胃降气;内关、太冲活血化瘀、刺井穴出血以泻热,丰隆化痰浊等。

(六)补法:《经》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故凡正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阴阳、气血偏衰的情况下,均可以补法调之,俞穴原无“补穴”、“泻穴”之分,主要是通过一定手法,来调节脏腑、气血、经络,使之恢复到原来的机能状态。但临床亦有气虚补关元;血虚取血海、膈俞;阳虚温灸大椎、命门;阴虚补太渊、太溪等穴。

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300例疗效分析

出处:中医杂志 1983年9期53~54页

摘要:急性腰扭伤疼痛部位在腰、骶及骶髂关节,常由劳动时姿势不正、负荷过重或弯腰提取重物时用力不当等造成骶棘肌或棘间韧带损伤所引起。可导致局部气血瘀阻、经脉不通,针刺治疗的目的是“疏通经脉,调和气血”。采取远部位取穴法治疗。

针刺方法和结果

初步总结出三个有效穴位,即手太阳小肠经的后溪穴、督脉的人中穴和经验穴腰痛穴(位于手背、指总伸肌腱的两侧,腕背横纹下一寸处,一手两穴)。

(一)病在足太阳经

多为骶棘肌与腰背筋膜损伤,病在脊柱两侧,属足太阳经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一侧腰痛,俯仰、转侧不利。检查时可在腰椎横突间或腰椎外侧骶棘肌处有明显压痛,局部肌肉紧张。针刺后溪穴的疗效为最佳,人中穴次之,腰痛穴最差。

(二)病在督脉

多为棘间韧带损伤,病在正中,属督脉经脉所过,其主要症状为腰椎棘突间疼痛,患者俯仰不利,坐卧、行动均感困难。检查时在棘间韧带处有压痛。以针刺人中穴效果为最好,针刺后溪穴的效果次之,针刺腰痛穴的效果最差。

(三)病在足太阳和足少阳二经

多为骶棘肌及臀大肌损伤,腰痛在患侧脊柱外侧,连及臀部和大腿(足太阳和足少阳经经脉循行处),转侧、俯仰及步行均感不利。检查时可见一侧的骶棘肌及臀大肌有压痛。以针刺腰痛穴的疗效为最佳,针刺后溪穴效果较差,针刺人中穴的疗效则最差。

讨论和体会

在临床治疗中,观察到留针时间与针刺强度对疗效有一定影响。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留针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在留针过程中运针1-2次,可以加强经脉气血之运行。本病起病急骤,属实证,因此针刺手法大都采用泻法。

对于部分远部位取穴效果不显患者,加刺局部邻近穴位,轻刺不留针,可使局部紧张的肌肉得到缓解,有助于加速局部症状的好转。

针刺补泻手法的临床应用

出处:浙江中医杂志 1986年3期135~136页

摘要:(一)针刺补泻的操作手法

1.凉热补泻法

热补法:左手食指紧按穴位,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先浅后深,慢提紧按,务令气至。在酸胀感觉的基础上,将针下插1~2分,然后拇指向前捻转3~5次或9次,就有热胀感觉。

凉泻法:左手食指紧按穴位,右手持针速刺或捻转刺入。先深后浅,紧提慢按,务令气至,在麻胀感觉的基础上,将针向上提1~2分,然后拇指向后捻转2~4次或6次,就有凉麻感觉。

简便的热补凉泻法:热补法不分天、人、地三部,将针一次插入所需深度,得气后,紧按慢提,不计其数,以针下产生热感为度。出针后,疾闭其孔。一定要在得气较好的情况下突然提针。

2.凤凰展翅针补泻法

要求针刺穴位准,下针快,针刺不觉痛或疼痛很轻微。为了达到补虚泻实的目的,运用相应的捻转补法,一般捻转角度小,刺激感应弱,捻转不超过180度,频率在60~80次/分。捻转泻法,捻转角度要大(约360度)。刺激感应强,频率120~160次/分。捻转平补平泻法,捻转180-360度,频率100次/分左右。提插补法,一般提插深浅度2~3分,频率60~80次/分左右,刺激感应弱。提插泻法,一般提插深浅度3~5分,频率120~160次/分左右,刺激感应强。提插平补平泻法,提插深浅度一般3分左右,频率100次/分左右。

出针快慢及颤指动作:将针刺入穴内,颤指(术者持手)动作要求轻重快慢均匀。如针下“气”来迟缓,以辅助手法(刮、弹、摇)催其气。如“经气已至,慎守勿失。”以相应的手法稳针“守气”, 一般病证只要针下得气,施术完毕即可出针。

3. “提、呼、随、阖”“插、吸、迎、开”补泻法

提:先深而后浅。将针刺入一定深度(按针刺部位不同,体质各异)。得气后边捻转边上提,使之产生热觉为度,不热则反复操作,至热为止。捻转针体时不分大指向前、向后(或称左右),但以针肉相吸,不疾不离,如《内经》所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取其提针为热之意。

呼:在捻转时,使患者长呼出气,当呼气时要鼻吸口呼。

随:是顺经脉之行走而刺之。按经脉之走向,斜针刺之。

阖:出针时以押手急闭针孔。

泻法:

插:先浅后深。将针刺入皮下得气后,则边捻转边压插之,使产生逆经传导或凉感为度。

吸:在捻转针时,使患者深长吸气,要口吸鼻呼,当吸气时捻转针体,捻转时也不分左右,以产生逆经传导或产生凉感为标准。取“呼之为泻”之意。

迎:即逆经脉之来而斜针刺之。

开:出针时开大针孔,不以指扪按。

4.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法

“烧山火”针刺补法:透皮后,先进至天部(俞穴深度的1/3处)紧按慢提九次,次至人部(俞穴深度的中1/3处)紧按慢提九次,次至人部(俞穴深度的中1/3处)紧按慢提九次,再进至地部(俞穴深度下1/3处),紧按慢提九次,然后从地部一次至天部。分三部进针,一部退针(三进一退)称为一度。

“透天凉”针刺泻法:透皮后,可直达地部,在该处紧提慢按六次,退至人部,同样紧提慢按六次,再退至天部,亦施前法六次。

5.提插补泻法

“针下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先浅部后深部,反复重插轻提(急按慢提)为补;反之先深部后浅部,反复重提轻插(急提慢按)为泻。”

6.轻重刺激量补泻法

轻刺激量针刺(补法):进针得气后给以较弱的刺激,即使用“得气推而纳之”“徐入疾出”的手法,并可给以小角度的捻转或轻轻提插,轻轻刮针柄等柔和的刺激。

重刺激量针刺(泻法):进针得气后给以较强刺激,即使用“得气动而伸之”“疾入徐出”的手法,并给以弧度捻转或大幅度提插捣针等强烈刺激。

(二)体会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在针刺治疗过程中,有脏病与外经病之分,可辨证的以补泻手法治之;无辨证依据的,就不必强求辨证。总之,补泻手法治疗的基础是辨证论治,但手法操作要避免繁复,适合于临床应用。

谈谈几个穴位的特殊性和临床应用

出处:中医杂志 1987年12期43页

摘要:(一)大椎:一名百劳,属于督脉,由于手足六条阳经均在此交会,故又称之为“诸阳之会”。临床上认为该穴是退热的有效穴位,亦用于增强体质。针灸大椎,能使机体气血运行通畅,提高防病、抗病能力。

(二)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阴维之会。本穴对胸腔及上腹部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且本穴对心律紊乱有一定调整作用。

(三)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为调整胃肠功能的主要穴位,亦是全身性强壮要穴。以米粒灸足三里穴治疗肿瘤术后食欲不振,体力衰退,在足三里、悬钟对61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米粒灸,艾灸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明显下降。血脂平均下降97毫克%。在艾灸足三里2次后,控制了哮喘发作,经年观察未见复发。

(四)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临床上合谷又是应用较为广泛的穴位。如配太冲名为“四关”,有较好的镇静作用;配足三里治疗胃肠病,配复溜能止汗,配大椎能退热;配大陵治口臭等等。本穴对咽喉部疾患亦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如急性扁桃腺炎、急性咽喉炎、吞咽困难、晚期肿瘤等。

运用脏腑经络学说辨证取穴经验介绍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32!33,48页

摘要:(一)失眠

拟为心脾血虚,针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心血不足,无以滋养心神;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脾胃得健,气血生化有源;心神得养,则睡眠自安。

(二)眩晕

拟为肝经血瘀。针印堂、风池、三阴交、太冲;肝经之血瘀既祛,气血运行得畅,不致化风上扰,而眩晕自除。拟为痰湿中阻,清阳不升。针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化其已有之痰浊,澄本清源,故见效甚捷。

(三)腹泻

拟为脾胃虚寒。针中脘、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气海。均加温针3壮。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均温针3壮。因脾胃虚寒,不能温运水谷,水液糟粕混杂而下,故治疗以温运为主。使脾阳振奋而运化有权,则泄泻得愈。

(四)急性胃炎

拟为食滞中阻,脾胃不和。针胃俞、中脘、足三里、内关。治予消食导滞,和胃降逆。则呕吐自止,停积之食滞得消,则胃脘自舒。

(五)沿肝经经脉抽痛

拟为肝经血瘀。针太冲、期门、阳陵泉。肝气郁滞,失于疏泄,气血运行因之不畅;肝脉失于滋养,故沿肝经经脉抽痛。肝气疏泄,血瘀既祛,气血运行得畅,筋脉得养,故抽痛得除。

(六)过敏性鼻炎

拟为肺气失宣。针迎香、合谷、上星。肺气郁闭,宣散失常,故鼻塞流涕。使肺不受邪,宣降正常,则鼻窍得通。

(七)急性扁桃体炎

针少商(点刺出血)、合谷(双)。本病多因肺胃之火上升,复因风热外乘,风火相搏,结于咽喉所致。故针以清泄阳明之热而散外感之风邪。

(八)急性结膜炎

拟为风火赤眼。针太阳(点刺出血)、风池、合谷。本病为外感风热之邪结于目,故取太阳出血以泻头目之火邪,取风池、合谷以散外感之风热,邪热既去,目赤肿痛自愈。

(九)遗尿

拟为脾肾气虚。针关元、三阴交。加温针以助阳益气,气足则制约有权而遗尿自止。

(十)阴虚牙痛

拟为阴虚牙痛。针太溪(双)。牙痛之症多属胃经实火,阴虚之体,虚火上炎,故午后及劳累后牙痛即发。以益肾滋阴,肾阴得复,则虚阳不致上扰为病。

脾胃学说在针灸临床应用

出处:中医杂志 1985年9期50-51页

摘要:运用脾胃学说在临床上对脾不统血、肝郁犯脾、中气下陷、湿困脾胃等证进行针灸治疗。

(一)脾不统血

脾具有统摄血液的功能。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在脾气统率下循行于脉管中。如脾气虚衰,则不能控制血液而溢于脉外,因而可致各种出血性病变。

1.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证由脾气虚衰统摄无权所致,治予健脾摄血。取血海、三阴交均针,大椎温针(3壮)。以助阳益气。

2.功能性子宫出血

此系气虚不能摄血,拟以益气健脾。取关元、足三里均温针,三阴交、血海均针,加灸隐白。

(二)肝郁犯脾

治予疏肝健脾。取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均针。加内关、阴陵泉,证由肝气失于疏泄,横逆犯脾,浊气不降,故为腹胀。

(三)中气下陷

证属脾失健运,中气下陷,治予升脾益气。取气海、足三里、脾俞均温针,针刺三阴交,加阴陵泉。胃为水谷之海,与脾相为表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得调,中气自能振奋,从而中气下陷得愈。

(四)湿困脾胃

证属寒湿困扰中州,治予祛寒化湿,调和脾胃。针刺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加灸阴陵泉。本病为寒湿外困,阻遏清阳,客邪内干,肠胃为乱,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治拟和胃降逆,益脾升清,健脾燥湿,交通脾胃二经,使湿邪无停滞之患。

从爱滋病的临床症状探讨针灸治疗的可行性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89年3期42!43页

摘要: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致病原为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Ⅲ型(HTLV-Ⅲ)。表现的临床症状为晨起全身乏力,自汗,盗汗,胃纳骤减,消瘦,便溏,在颈耳下、腋窝、腹股沟淋巴肿大,发热以及皮肤出现斑点、疹子、水疱。

现仅就其症状逐一用中医理论来探讨针灸的临床应用。

(一)全身乏力,尤以晨起为甚

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虚弱,则脏腑,四肢百骸,失于濡养,不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故症见全身乏力。

(二)自汗、盗汗

“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汗证以属虚者为多,自汗多属气虚不固、盗汗多属阴虚内热。自汗久则可以伤阴,盗汗久则可以伤阳,出现气阴两虚或阴阳两虚之证。

(三)胃纳骤减、消瘦、纳呆

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主四肢肌肉,脾虚则肌肉四肢失养,故症见消瘦,四肢无力,脾开窍于口,脾气虚则不能上荣于口,故而食欲不振。

(四)大便溏薄

因中气亏虚,脾运失健,清阳不升,水湿不化,流注肠中,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则大便溏薄。

(五)颈、耳下、腋窝、腹股沟的淋巴结肿大。

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水湿停聚,凝而为痰。痰结皮下、肌肉,复因全身气血运行不畅,凝聚成块,故在颈、耳下、腋窝、腹股沟而见肿大之淋巴结。

(六)发热

本病因全身功能均已减退,气血阴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故发热大都属虚热。

(七)皮肤出现斑点、疹子、水疱等。

气虚运血无力,瘀阻络脉。故从肌肉而出则为斑,从血络而出则为疹。病久耗血,以致血虚生风化燥,致使肌肤失养而受损,因此皮肤出现水疱。

从中医理论认识,AIDS主要涉及肺、脾、肾三脏,突出表现于气、血、阴、阳及脏腑受损而导致的虚证。

针灸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AIDS中医辨证为虚证,因此治疗宜补,重用灸法,选用足三里、关元、大椎、膏肓为主穴,将其分为二组,一组为足三里、关元,另一组为大椎、膏肓俞。每天一组,交替治疗。

在治疗中,可以随症加减,如全身乏力,可加膈俞、肾俞;自汗,盗汗加阴郄、复溜;胃纳骤减,消瘦、纳呆、便溏加脾俞、阴陵泉;颈、耳下、腋窝、腹股沟处淋巴结肿大可加天井、足临泣;皮肤出现斑、疹、水疱等可配选血海、三阴交。

艾灸治疗高血压61例

出处: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1年7期30页

摘要:以足三里、绝骨两穴为主治疗高血压病,同时伴有三酸甘油酯偏高,在灸治前后作了对比观察。

治疗方法

选穴:足三里、绝骨。

施灸程度:一般先灸足三里,后灸绝骨,每周1~2次,每次1穴(双穴),每穴灸1~3壮,两穴轮换,以10次为一个疗程。

方法:灸治一般采用卧位。在穴位上涂薄凡士林油膏,将米粒大小之艾炷直立于穴位上,用香点燃。如灸疮化脓,可在原穴稍向下移,继续灸治。灸疮每日更换敷料1次,一般在4~6周结痂自愈。灸后仅有焦痕、无水泡化脓者,疗效较差。

治疗效果

本文61例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经艾灸治疗后降为128mmHg,平均下降60mmHg;舒张压经艾灸后降为89mmHg,平均下降18mmHg。经艾灸治疗,无论血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93.45%。

三酸甘油酯艾灸后下降至146mg/100ml,平均下降97mg/100ml,艾灸对机体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发现高血压病经艾灸后血压下降,而三酸甘油酯亦均有下降,这说明血脂的变化与血压有一定的关系。

讨论

1.我们取穴足三里、绝骨艾灸治疗高血压的依据,主要是《针灸大成》的临床经验,再结合其它文献的有关论述。

2.对三酸甘油酯,说明艾灸对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是否能使动脉硬化现象得到改善,尚须进一步研究。针灸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是通过什么渠道来完成的,在目前也还不很清楚。

3.在本文61例高血压患者中,伴有一侧的上、下肢或面部麻木,我们认为这是中风的先兆。经艾灸治疗后,肢体麻木有好转或消失,这是否意味着艾灸能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目前还不能说明。

4.61例高血压患者在灸后血压均较灸前下降,说明血压升降与艾灸的疼痛刺激无明显关系。

5.哮喘发作经艾灸2次后,哮喘即停止发作。这可能与艾灸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阴刺”的临床应用

出处:上海针灸杂志 1995年3期113页

摘要:“阴刺”是内经刺法之一,《灵枢·官针》“阴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这是一种左右配穴同时进针的刺法。太溪穴为足少阴之俞,有益肾养阴之功,先生曾以此穴用“阴刺”治疗多例慢性咽炎。

由于肾阴不足,病久则肾阴更虚,虚阳循经上行至咽,津伤液耗,咽喉干燥毛糙,由肺气亦虚,失其输布之功,故治拟养阴益肺。初诊时取天容以清咽喉之热,列缺属太阴而络阳明,又通于任脉,手太阴之脉挟肺系上行至咽,取以益肺清热,助肺输布之功,兼清阳明之热;太溪穴为足少阴之俞,以激发少阴经气,发挥益肾养阴的作用,首次即获显效。

陈作霖相关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