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酒(1)

  来源: 《中药制剂汇编》

  功效:散风通络,舒筋活血。

  用料:大活血300克,制川乌90克,制草乌90克,红花90克,乌梅90克,金银花150克,甘草150克,白酒5升。

  适应证: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属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风湿热的主要表现之一。多以急性发热关节疼痛起病,典型表现是轻度或中度发热,游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多为膝、踝、肩、肘、腕等大关节。

  制法:各药加工处理后,置净器中,入酒搅拌均匀后密封,浸7天后滤出药酒,装瓶备用。

  用法:内服,每次5~10毫升,每日服2-3次,7天为一疗程。

  注释:方中大活血性味苦平,功在败毒消,活血通络,祛风杀虫

  治急、慢性阑尾炎,风湿痹痛,赤痢,血淋,月经不沐调,疳积,虫痛,《湖南药物志》谓其能:通经补血,强筋壮骨,驱虫;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血晕,血淋,筋骨疼痛,疮,血丝虫病制川乌制草乌性味辛、苦、温;有大毒,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用于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头风痛、偏头痛、跌打损伤疼痛等。 《珍珠囊》谓其可“去寒湿风痹、血痹”。红花性味辛温,功在活血祛瘀通经。用于瘀证疼痛、关节痛等症。 《本草纲目》云其功效能“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乌梅性味酸平,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之功。用于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蛔厥腹痛、虚热消渴等症。 《本经》谓其能“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金银花性味甘寒寒,有清热解毒之功,用于风热外感或温病初起,疮、痈、疖肿,热毒泻痢等症。 《本草纲目》云其可治“一切风湿气,及诸肿毒,痈疽,疥癣,杨梅诸恶疮,散热解毒”。甘草性味甘平,功在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用于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痈疽疮毒,食物或药物中毒,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等症。 《本草图经》谓: “甘草能解百毒,为众药之要,孙思邈论云:有人中乌头巴豆毒,甘草入腹即定。方称大豆解百药毒,尝试不效,乃加甘草为甘豆汤,其验更速”。诸药配伍,活血通络,散风止痛。本方要在乌头,须防其毒性,虽有银花,甘草制其毒,服用时仍应谨慎而行,不妨小剂量用之,然后酌情渐增至治疗量。酒制以行药势,于风湿性关节炎甚为恰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