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膜癌疾病介绍

  疾病介绍:

  1.病史 葡萄胎后超过1年发病者多数为绒癌;继发于、足月产及异位妊娠者均为绒癌。2.子宫病灶的症状与体征 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淋漓不尽;肿瘤分泌hcg过高时可出现闭经假孕症状和体征。子宫增大、阔韧带内形成血肿、较大的黄素囊肿可使患者有下腹包块感;癌侵蚀或穿破子宫、宫腔积血及内脏转移可致腹痛。3.转移灶的症状与体征 最多见是肺转移,其次依序为宫旁组织、阴道、脑等的转移。①肺转移:急性肺栓塞可有肺动脉高压及呼吸循环功能障碍。转移灶近胸膜者有胸痛血胸。累及支气管则有咳嗽、血痰或咯血。侵及膈面有膈神经区痛。支气管阻塞时有肺不张支气管扩张;②阴道转移:可见紫蓝结节,柔软实性肿块,破裂可致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③宫旁或盆腔局部转移:可触及肿块,破裂可致腹腔内出血;④脑转移: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多继发于肺转移之后。最初是脑动脉内瘤栓期,可出现突然腿软跌倒、失语、失明等一过性症状,几秒钟或几分钟后自行恢复。此后为动脉瘤形成期,可发生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偏瘫、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昏迷等,形成脑疝者可突然死亡;⑤肝转移:可出现黄疸腹水或破裂出血;⑥胃肠道转移:呕血便血;⑦肾或膀胱转移:有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⑧其他如脊髓腔内转移:可致尿失禁、下肢感觉及运动障碍等。4.辅助检查 组织学检查见有绒毛结构者即可排除绒癌。脑脊液中hcg测定及ct检查有助于脑转移的诊断。其他见本章第二节侵蚀性葡萄胎。5.临床分期。

  疾病治疗方法:

  绒癌预后与病程长短、病灶大小、转移灶部位及数目、分期、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 目前一般均采用化疗为主,手术为辅的原则,尤其对年轻患者不得已切除子宫,仍可保留卵巢。

  1.化疗 ①用药原则:低度危险者可用单药治疗;中、高度危险者多用联合化疗。2个疗程无明显效果者应更换药物;②常用药物:5-氟脲嘧啶(5-fu)和更生霉素(ksm)疗效好而副反应轻,为首选药物。其他常用的有氨甲喋呤(mtx)、环磷酰胺(ctx)、抗瘤新芬(at-581)、溶癌呤(at-1438)、消瘤芥(at-1258)、阿霉素(adr)、顺铂(ddp)、足叶乙甙(vp-16-213)、6-巯基嘌呤(6-mp)等;③单药治疗:剂量较多种药物联用时大,如5-fu为28~30mg/(kg·d))ksm为8μg/(kg·d)。疗程一般8~10d;④2药治疗:剂量稍小于单药治疗量,如5-fu减为26mg而ksm减为6μg。疗程天数亦相应减少;⑤多种药物联合治疗:选作用机制不同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达最佳效果,但剂量更小,疗程更短。例如,mac方案[mtx0.3mg/(kg·d)肌注,act-d10~12μg/(kg·d)静滴,ctx3mg/(kg·d)静推],连用5d为1疗程:mkf方案(mtx 10mg/d肌注,ksm 400μg/d静滴,5-fu 750~1000mg/d静滴),根据体重连用5~7d为1疗程;⑥给药途径:在静脉途径全身用药的同时,可根据病变情况和部位酌情增加以下用药途径,以增强局部治疗:肿块较大者可局部加药;股深动脉插管化疗可用于盆腔病灶;鞘内用药或颈内动脉插管可用于脑转移;口服化疗药可用于上消化道或肝转移;肝动脉插管适用于肝转移;⑦副作用与注意事项:副作用主要是造血功能障碍,其次为消化道反应、、肝损害等。必须注意防止发生败血症。疗程间歇期应积极休整、复原,以及早进行下一疗程;⑧停药指征与治愈标准:治疗应持续至本病症状消失、hcg测定10dl次连续3次正常、再巩固2个疗程后,方可停药。严密随诊3年而无复发者,为治愈。

  2.手术治疗 对以下情况可辅以手术治疗:病变限于子宫且化疗无效者;病灶位于体表或大出血者;顽固灶或大病灶估计化疗不能完全消除者。手术时间一般宜在第1~3疗程开始后1~2d进行,术后继续坚持疗程。手术方式一般有:①结扎止血术:常用于阴道转移灶大出血;②病灶切除或挖除术:用于体表或大的转移灶;③次广泛子宫切除术:可用于子宫病灶较大者或病灶局限于子宫或化疗无效者;④肺叶切除术:用于肺转移灶。

  3.随诊 近期治愈(症状和病灶消失,hcg测定连续3次正常)后,每月随访1次至6个月,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至少随访并2年以上。如随访中血hcg大于20μg/l,立即再行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