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健康知识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壁层,属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特殊型,可以和"外在"或主要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子宫内膜可以两种形式侵入子宫肌壁层,即弥漫型和局限型。前者为异位内膜侵入整个子宫的肌壁内,在不同部位其侵入范围和深浅可不同;后者异位内膜仅侵及某部分肌壁,形同子宫肌瘤,但其与周围正常组织并无分界(假包膜)。病变处呈现交错的粗条状肌纤维带和纤维带,有暗红色出血点,很少有息肉状子宫内膜异位病变突入子宫腔内。异位的子宫内膜可向浆膜层突出,组织切片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雌激素可使异位的内膜组织增生,但对孕酮作用不明显,而妊娠时可出现蜕膜反应绝经后这些异位内膜组织萎缩。

  子宫腺肌病发病率,从8%至27%,因为只有切除子宫或剖开子宫从大体和镜检中方可证实。多发生在40岁后有过生育的 妇女。可与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

  临床表现:继发痛经发生在年龄较长妇女,即年近40岁时,痛经逐渐加重,往往是痉挛性,以至不能坚持日常工作。痛经是由于在经期异位内膜水肿,出血,刺激肌壁痉挛性收缩所致。

  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少数可有月经前后点滴出血,这是由于子宫体积增大,子宫腔内膜面积增加,及子宫肌壁间异位子宫内膜影响子宫肌纤维收缩之故。双合诊往往发现子宫一致性长大,有触痛,但子宫正常大小甚至小于正常者也可有腺肌病存在。

  诊断:继发性逐渐加重性痛经,发生在中年生育期妇女,应考虑有子宫腺肌病。如伴有月经过多,经期过长,子宫增大,更应考虑子宫腺肌病。子宫碘油造影可见在一处或数处进入肌壁,形成憩室状影,但其阳性率只有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