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可以早期发现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女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居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一位。近年来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为例,50-60年代收治的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之比为1:41.5;70年代为1:21.2;80年代为1:7.1;而近几年来二者几乎相近。子宫内膜癌好发于绝经后妇女,但绝经前甚至更为年轻妇女也可患此病。

  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征象很易察觉,阴道出血(绝经后的老年妇女,复又出现阴道流血则更应注意)及白带增多,部分病人可有下腹疼痛,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检查,以确定诊断。目前常用的检查手段包括:

  妇科三合诊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手段。

  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无创性检查,通过脱落的内膜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子宫内膜癌变。

  影象学检查:b超、ct、核磁共振。均为无创性,其中b超更为普及、经济。

  宫腔镜检查:镜下直视子宫内膜,可以发现早期病变。

  颈管及子宫内膜活检(分段内膜活检):宫底及两侧宫角部是子宫内膜癌的好发部位,分段刮取内膜时尤应注意这些部位。

  一般经上述检查,诊断均可确定。少数妇女经上述检查诊断未能确定,仍不能除外子宫内膜癌时,可进行全面刮宫,但不提倡全面刮宫作为诊断子宫内膜癌常规及首选的诊断方法。子宫内膜癌漏诊、误诊的机会不大,漏诊、误诊的原因多是由于医师的经验不足,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宫颈肿瘤,忽视子宫内膜癌的存在;在进行子宫内膜活检时,漏检宫底和两侧宫角,是子宫内膜癌漏诊的一个重要原因。误认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只发生在年长妇女,且子宫增大,而对子宫不大、年轻妇女患子宫内膜癌的认识不足,是子宫内膜癌漏诊、误诊的另一个原因。

  通过对子宫内膜癌发病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发现一些因素与此病的发生有关,我们称之为高危因素。在普通人群中,对具有这些高危因素的妇女更应注意患子宫内膜癌的可能,这些高危因素包括:

  月经初潮早 延迟绝经

  长期月经不调 未婚或婚后不孕

  、、 长期服用雌激素

  长期服用三苯氧胺 盆腔放疗史

  肿瘤家族史

  从以上高危因素可看出,大部分与雌激素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美国曾进行子宫内膜癌发病率的统计,发现在50-70年代,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为23.3/10万,到70年代中期上升为33.2/10万(上升了43%)。追究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发现与此前雌激素的滥用有关。80年代后控制雌激素使用及与孕激素合用后,发病率又恢复到原有水平。可见雌激素与本病发生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与雌激素有关的子宫内膜癌多为普通的子宫内膜腺癌。但是还要指出,尚有一小部分子宫内膜癌,其发生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发病因素尚不清楚,其病理表现多为分化不好的腺癌、浆液性乳头状腺癌、透明细胞癌、黏液腺癌等,所以子宫内膜癌尚不能只限于上述具有高危因素的妇女,应对30岁以上妇女进行定期妇科检查,最好每年一次,盆腔b超应作为常规检查的手段,当b超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时,应想到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可能。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以手术、放射治疗为主。手术为基本手段,目前多采用手术与放疗综合治疗。不适于手术者,如年老、肥胖、合并心血管疾病者采用放射治疗亦可根治。但是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需要有经验的医师,依病人及病变的具体情况来作决定。考虑不当很易造成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这均对患者不利,所以强调本病诊治应在有条件、有基础的肿瘤医院和综合医院妇产科诊治.

  还要强调的是,需诊治的患者,应避免反复转院,这样不但可以及时得到诊治,而且可以避免重复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费用。治疗和随诊应在同一个医院进行,因为只有在同一医院中进行,才能确切的掌握病人的具体情况,提出更合理的处理措施。

  从上可见,只要重视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症状:阴道出血及白带增多。重视对高危人群的监控及常规的妇科检查和盆腔b超,子宫内膜癌可以早期发现。

  依目前的认识水平而言,预防子宫内膜癌,应着眼于保持妇女正常的精神心理状态及合理的营养状态,及早治疗妇女的月经病,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激素的替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