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饮食并非“吃多营养多”

  市妇联日前对4000多名上海中小学生做了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少年儿童不宜食用哪些食品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10%;对于食源性疾病的预防、传播途径等知识的知晓率仅为50%。半数以上学生的调查得分均低于60分。

  与此同时,相关调查还显示:1岁至6岁的上海儿童中,39.7%存在挑食习惯;5岁至6岁的儿童中,有挑食习惯的比例更高,约占50%。

  不仅青少年对“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缺乏基本常识,许多家长也一样存在误区。有的偏爱特别硕大的瓜果蔬菜,有的常在街头无证摊贩购买食品,有的甚至盲目为孩子进补。

  本应成为儿童“食育”首任老师的家长,常常因为自己不懂科学,而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

  不少家长认为孩子“多吃多营养,爱吃啥吃啥”,甚至把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当作炫耀“资本”,在亲友面前表扬“孩子一顿饭能吃六块大排骨”。而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吃多吃好,甚至采用边看电视边吃饭、边给玩具边吃饭、边喝饮料边吃饭等“诱导”方法。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儿童吃饭时“三心二意”,半数要到处游走。

  不合理饮食易“未老先衰”

  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导致一些中老年疾病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青少年身上。

  市妇联援引一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学龄前儿童中“未老先衰”现象日趋明显,儿童患病率为2.3%,血脂异常率为2.2%,患病率竟高达7%。许多“头脑高度发达”的孩子却手无缚鸡之力,甚至体弱多病、经常到医院看病。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相关部门开展的研究还显示,五年间上海儿童超重和率上升迅速。

  据悉,在韩国和日本,“食育”作为全民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一门基本课程在中小学中广泛开展。为此,有关人士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像重视安全、法制教育一样,重视对孩子的饮食行为教育,把“食育”课程作为儿童素质教育的必要内容之一,纳入学校的年度教学计划中,以增强儿童对饮食、营养各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