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是睡眠的守护人

  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心理咨询专线这样诉苦:人老了,爱做梦,为此苦不堪言。心理咨询中,也常听到这样的诉说。其实,这主要是自己心理暗示的结果。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梦是大脑皮层活动的一种内容和方式,是暂时神经联系在无意识状态下的活跃与改组,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研究发现,做梦多出现在深睡阶段,这意味着做梦正是睡得好的时候。心理学的研究还发现,人人都做梦。一般人睡醒后,立即受到日常生活中各种信息刺激的作用,所以把梦境忘了。有时候,人直接从梦境中醒来,或者梦境引起的情绪体验很强烈,对梦境就记忆犹新。因此,即使是常说从来无梦的人,如果注意观察,也会发现他经常做梦。

  再从精神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梦的意义就在于通过欲望的满足,排除了干扰睡眠的心理刺激,让人能够做梦与安睡两不误。如果没有梦,那么大大小小的欲望就会让我们无法安睡了。即使我们有时在梦中感到不安和焦虑,也一样可以让做梦和睡眠两不误。我们在睡眠中会自我安慰说“这不过是个梦”,然后继续酣睡不醒。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梦是睡眠的“守护人”,它保护我们的睡眠不受刺激的干扰。

  这个“守护人”只有在它的力量不能单独抵抗干扰或其他危险的时候,才不得不唤醒梦者。正如值夜的人本来是保护人的睡眠的,但发现危险严重,就不得不叫醒熟睡中的人们了。即使因为梦醒使夜间睡眠中断好几次,做梦和睡眠仍然可以和谐共处。这正如我们都知道的,正在哺乳的母亲,夜间睡眠欲望的满足与对婴儿保持一定注意,二者是可以和平共处的。就是这样,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片刻后又可以立即入睡。这就像一个人在睡眠中赶走一只苍蝇一样,是一种基本不影响睡眠的特定的觉醒状态。所以,我们也不必为梦中醒来而忧虑。

  我们从睡梦中醒来,会不由自主地要担心:为什么做这样的梦?是不是我出了什么毛病?其实,正是梦的守护让我们有了安宁的睡眠。我们对自己的梦,如果少一些批判和阻抑,就会多一些认识和把握,我们的心灵也就会少一些负担和压力,多一些愉悦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