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论《黄帝内经太素》

《黄帝内经太素》在线阅读

  编者按:自篇首至“期在盛水也”,见《素问·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自“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曰”至“合之五行”,见《素问·着至教论篇第七十五》。自“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至“是谓至道”,见《素问·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自“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至“末”,见《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孟春始至,黄帝燕坐,临观八极,始正风八之气,而问雷公曰:阴阳之类,经脉之道,五中所主,何脏最贵?

  八极,即八方也。八方之风,即八风也。夫天为阳也,地为阴也,人为和。阴而无其阳,衰杀无已;阳无其阴,生长不止。生长不止则伤于阴,阴伤则阴灾起矣。衰杀不已,则伤于阳,阳伤则祸生矣。故须圣人在人在天地间和阴阳气,令万物生也。和,气之也。道谓先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阴阳气和则八节风调,八节风调正则八虚风正,于是疵疠不起,嘉祥竞集。此不和,所以然而然亦也。故黄帝问身之经脉贵贱,依之调摄,修德于身,以正八风之气,斯是广成所问之道也。

  编者按:“始正风八之气”《素问》作“正八风之气”。

  雷公曰:春甲乙青,中主肝,治七十二日,是脉之主时,臣以其道最贵。

  雷公以肝主春,甲乙万物之始,故五脏脉中,谓肝脏脉为贵。

  编者按:“雷公”后,《素问》有“对”字;“其道”作“其脏”。

  黄帝曰:却念上下经,阴阳从容,子所言贵,最其下也。雷公致斋七日,复侍坐。

  三阴三阳,五脏终始之总,此最为贵。肝脉主时,为下。故雷公自以为未通,致斋得诏之也。

  编者按:“黄帝曰”《素问》作“帝曰”,下同,不再举。“复”字前,《素问》有“旦”字。

  黄帝曰:三阳为经,

  三阳,足太阳也,膀胱脉也。足太阳从二目内眦上顶,分为四道,下①项并正、别脉,上下六道,以行于背与身,为经也。以是诸阳之主,故得总名也。

  ①“下”,盛文堂本作“不”,仁和寺本亦作“不”,旁注一“下”字,当为校者所改,今从之。

  二阳为维,

  二阳,足阳明脉也。以是二阳之总,故得名也。足阳明脉,胃者脉也,为经络海,从鼻而起下咽,分为四道,并正别脉六道上下行腹,纲维于身,故曰为维也。

  编者按:“维”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经”,据《素问》及杨注“故曰为维也”,当作“维”。

  一阳游部,

  一阳,足少阳胆脉者也。足少阳脉以是少阳,故曰一阳。游部有三部:头法于天,以为上部;腰下法地,以为下部;腰中法人,以为中部。此一少阳起目外眦,络头分为四道,下缺盆,并正别脉上下,主经营一节流气三部,故曰游部也。

  编者按:“阳”字后,《素问》有“为”字。注“此一少阳”,“少”字疑衍。

  此知五脏终始。

  此三阳脉起于五脏,终于五脏,故知此脉者,知五脏终始之也。

  三阳为表,二阴为里,一阴至绝,作明晦却具合以政其理。

  三阳,太阳也,太阳在外故也,为表也。二阴,少阴也,少阴居中,故为里也。一阴,厥阴也,厥阴脉至十二经脉绝环之终,寸口、人迎亦然,故曰至绝。如此三阳三阴之脉见于寸口、人迎表里,作日夜之变,却审委具共相合会,以政身之理之也。

  编者按:“明晦”《素问》作“朔晦”。“政”《素问》作“正”,仁和寺本作“政”,盛文堂本误作“攻”。

  雷公曰:受业未能明也。

  雷公自申不通之意。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黄帝曰:所谓三阳者,太阳为经,三阳脉至手太阴而弦,浮而不沉,决以度,察以心,合之阴阳之论。

  太阳总于三阳之气,卫气将来,至手太阴寸口,中见供太以长,是太阳平也。今至寸口弦浮不沉,此为病也。如此商量,可决之以度数,察之以心神也。

  编者按:“而弦,浮”《素问》作“弦浮”。

  所谓二阳者,阳明,至手太阴,弦而沉急不鼓,炅至以病皆死。

  炅,音桂,兒②也。此经热也,阳明之气总于二阳也。阳明脉至于寸口,见时浮太而短,是其阳明平也。今至寸口弦而沉急不鼓,是阴击阳,又为热病,热至故为阳明、太阳之病,皆死也。

  编者按:阳明后,《素问》有也字。

  ②“兒”,疑为“见”字之误。考《说文》“炅,见也,从火、日。”乃形近而误也。

  一阳者,少阳也,至手太阴,上连人迎,弦急悬不绝,此少阳之病也,专阴则死。

  阳气始生,故曰少阳。少阳脉至寸口,乍疏乍数,乍长乍短,平也。今见手太阴寸口并及喉侧胃脉人迎二处之脉,并弦急悬微不断绝,是为少阳之病也。若弦急实,专阴无阳,悬而绝者死也。

  三阴者,此六经之所主也,

  三阴,太阴也。六经谓太阴、少阴、厥阴之脉。手足两箱合,有六经脉也。此六经脉总以太阴为主,太阴有二,足太阴受于胃气,与五脏六腑以为资粮。手太阴主五脏六腑之气,故曰六经所主也。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交于太阴,伏鼓不浮,上空志心。

  交,会也。三阴六经之脉,脉皆会于手太阴寸口也。肺气手太阴脉寸口见时浮涩,此为平也。今见寸口伏鼓不浮,是失其常也。肾脉足少阴,贯脊属骨③,络膀胱,从肾贯肝上鬲入肺中,从肺出肺①心,肺气下入肾,志上入心,神之空也。

  编者按:注“失”字,原作“夫”,盖传写之误,今据文义改。

  ③“骨”,疑“肾”字之误。

  ①“肺”,疑“络”字之误。

  二阴至脉,其气归膀胱,外连脾胃脾。

  二阴,少阴也。少阴上入于肺,下合膀胱之腑也。外连脾胃者,脾胃为脏腑之海,主出津液,以资少阴。少阴在内,外与脾胃脏腑相之者也。

  编者按:“脉”字,《素问》作“肺”。“胃脾”《素问》作“脾胃”。注“相之”,据经文疑为“相连”之误。

  一阴独至,绝气浮不鼓,勾而滑。

  一阴,厥阴也。厥阴之脉,不兼余脉,故为独也。在寸口亦至绝,虽浮动,不鼓盛也。勾实,邪来乘也。滑者,气盛而微热之也。

  编者按:“绝”字前《素问》有“经”字。“勾”《素问》作“钩”。

  此六脉者,乍阳乍阴,六属相并,缪通其五脏,而合于阴阳,

  五脏六腑,三阴三阳,气之盛衰,故见寸口则乍阴乍阳也。缪,牙[邪]也。脏脉别走入腑,腑脉别走入脏,皆交相属,可通脏腑,合阴阳之也。

  编者按:“乍阳乍阴”《素问》作“乍阴乍阳”;“六属”作“交属”。“其”、“合”二字,《素问》无。

  先至为主,后至为客。

  阴阳之脉见寸口时,先至为主,后至为客也。假令先得肝脉,肝脉为主,后有余脉来乘,即为客也。

  雷公曰:臣悉书,尝受传经脉,诵得从容之道,以合从容之道,②不知次第阴阳,不知雌雄。

  三阴三阳,经脉容从之道,悉书以读之,未知阳造物次第,及雄雌之别也。从容,审理也。雷公自谓得审理之经,行之合理身之理也。

  编者按:“书”《素问》作“尽意”;“诵”作“颂”;无后“之道”二字;无“次第”二字。注“阳造物”,疑为“阴阳造物”之误。

  ②“之道”二字后,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衍“以合从容”四字,今据《素问》删。

  黄帝曰:三阳为父,

  三阳,太阳也。太阳阳脉在背,管五脏六腑气输,以生身,尊比之于天,故为父也。

  二阳为卫,

  二阳,阳明也。阳明脉在腹,经络于身,故为卫。

  一阳为纪。

  一阳,少阳也。少阳之脉在身两侧,经营百节,纲纪于身,故为纪者之。

  三阴为母,

  三阴,太阴也。太阴脉气,内资脏腑以生身,尊比之内地,故为母也。

  编者按:“三阴”,仁和寺本误作“三阳”,盛文堂本及《素问》、《甲乙经》均作“三阳”。注“母”字前,仁和寺本衍一“之”字,盛文堂本误“之”为重复号,故作“母母”,今皆不取。

  二阴为雌,

  二阴,少阴也。少阴既非其长,又非其下,在内居中,故为雌也。

  一阴独使。

  一阴,厥阴也。厥阴之脉,唯一独行,故曰独使也。

  编者按:“阴”字后,《素问》有“为”字。

  是二阳一阴,阳明主病,不脉一阴,耎而动,九窍皆沉。

  耎当动义,蠕动,轻动。二阳,阳明也。一阴,厥阴也。是阳明、厥阴二脉至者,即阳明为病,以阳明不胜厥阴,以厥阴蠕动胜阳,故九窍沉塞不利也。

  编者按:是字《素问》无。“二阳一阴”,仁和寺本误作“二阴一阴”,今从盛文堂本。“不脉一阴”,“脉”字《素问》作“胜”。

  三阳一阴,太阳胜,一阴不能止,内乱五脏,外为惊骇。

  三阳,太阳也。一阴,厥阴也。诊得太阳、厥阴之脉,是为外阳胜阴,阴气内虚,厥阴不能止阳,则阳乘于内,五脏气乱,外阳复发盛,为惊骇之病之。

  二阴一阳,病在肺,少阴沉,胜肺伤脾,故外伤四肢。

  二阴,少阴也。一阳,少阳也。少阴气盛,少阳气微,少阴脉气上乘于肺,傍及于脾,故使四肢不用也。

  编者按:“一阳”《素问》作“二阳”;“少阴沉”作“少阴脉沉”;无“故”字。

  二阴二阳,皆交至,病在肾,骂詈妄行,癫疾为狂阴。

  二阴,少阴也。二阳,阳明也。少阴、阳明俱至交会,则阴虚阳胜,遂发为狂,骂詈驰走。若上实,则为癫疾倒仆也。

  编者按:“癫疾为狂阴”《素问》作“巅疾为狂”。注“少阴、阳明”,“少”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脱,谨据文义补。

  二阴一阳,病出于肾,阳气客游于心管,下空窍,堤闭塞不通,四肢别离。

  二阴,少阴也。一阳,少阳也。诊得少阴、少阳二脉,是为阴实为病,故曰出肾也。足少阳正别之脉,上肝贯心,故少阳客于心管之下,阳实为病,故心管下空窍,皆悉堤障闭塞,不通利也。心管,心系也。心腑手太阳之脉络心,循咽抵胃,胃主四肢,故不通为四肢之病也。手足各不用,不相得,故曰别离之也。

  编者按:“阳气”《素问》作“阴气”;“管”作“脘”。

  一阴一阳代绝,此阴气至心,上下无常,出入不知,喉嗌干燥,病在土脾。

  一阴,厥阴也。一阳,少阳也。厥阴肝脉也。少阳,胆脉也。少阳之脉上肝贯心,诊得二脉,更代上绝,阴脉盛时,乘阳至心,从心更代,上下无常不可定,其阳出阴入,故曰出入不知也。厥阴上抵少腹,侠胃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故其病喉嗌干燥,病在于脾。脾胃同气也。厥阴之气连土脾胃之也。

  编者按:“侠胃”,盛文堂本作“使胃”,今从仁和寺本。

  二阳三阴,至阴皆在,阴不过阳,阳气不能止阴,阴阳并绝,浮为血瘕,沉为脓胕。

  二阳,阳明也。三阴,太阴也。至阴,脾也。足阳明络脾,故与太阴皆在阴也。其阴不能过,入出土阳,阳复不能过土阴,是为阴阳隔绝,阳脉独浮,故结为血瘕,阴脉独沉结,以为脓胕,□扶反,义当腐坏。

  编者按:注“扶”字上,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无空,据文义当缺一字。“坏”字后,仁和寺本衍一“之”字,今删。盛文堂本作“坏坏”二字,盖误以“之”字为重复号。

  阴阳皆壮,以下至阴,

  太阴、阳明皆盛,以下入脾为病。

  编者按:“以下至阴”《素问》作“下至阴阳”。

  阴阳之解,上合昭昭,下合冥冥,诊决死生之期,遂次合岁年。

  如前经脉阴阳论解,解道言其生也。上合昭昭,阳之明也,语其死也。下合冥冥,阴之闇也。如此许诊决死生,不失其候,遂得次第各合日月岁年之期之也。

  编者按:“阴阳之解”四字,《素问》无。“遂次合岁年”《素问》作“遂合岁首”;“合”字盛文堂本误作“含”,今从仁和寺本作“合”。

  雷公曰:请问短期。黄帝不应。雷公复问。黄帝曰:在经论中。

  指在此经论短期中者也。

  雷公曰:请问短期。

  请问短期之论。

  编者按:“问”《素问》作“闻”。

  黄帝曰:冬三月之病,病合土阳者,至春正月脉有死征,皆归出春。

  冬,阴也。时有病,有阳气来乘,至正月少阳王时□,阴气将尽,故脉有死征,其①死冬三月,病皆归出②春,春时出王万物,故曰出春也。

  编者按:“土”字,《素问》作“于”。

  ①“征,死”二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死征”。今据文义改。

  ②“出”字,仁和寺本残,上余一“大”字,下剩一横笔,不知为何字。盛文堂本作“出”,似有误。

  冬三月之病,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阴阳皆绝,期在孟春。

  理,中也。冬时阳气在肉,冬之阴气为阳所伤,已尽在草柳叶,火时反而死。若阴阳隔绝,正月时死之者也。

  编者按:“病”字,《素问》不重。“阴阳”二字前,《素问》有“春”字。

  春三月之病,阳病日杀,阴阳皆绝,期在干草。

  春为阳也,春阳气王,今阳病者,是阳衰,故死也。若阴阳隔绝,不相得者,至土季秋金气王时,被克而死之也。

  编者按:“阳病日杀”《素问》作“曰阳杀”;“干草”作“草干”。

  夏三月之病,病至阴,不过十日,阴阳交,期在溓水。

  夏,阳也。至阴,脾也。夏阳脾病为阳所扰,故不过脾之成数十日而死。若阴阳交击,期在溓水,廉检反,水静也。七月,水生时之也。

  编者按:“病”字,《素问》不重。注“扰”字,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优”,据文义当为“扰”字。

  秋三月之病,三阳俱起,不治自已。阴阳交合者立,立不能坐,坐不得起。三阳独至,期在石水。

  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也。秋三月病,诊得三阳之脉同时而起,是阳向衰,少阴虽病,不疗自已。若阴阳交争,一上下,故立不能坐,坐不能起也。若三阳之脉各别独至者,阳不胜阴,故至十月水冻时死也。寒甚水冻如石,故曰石水也。

  编者按:“立”字,《素问》不重。注“争”字,盛文堂本误作“事”,今从仁和寺本。“坐不能起也”,仁和寺本“坐”字脱,今据盛文堂本补。

  二阴独至,期在盛水也。

  二阴,少阴也。少阴独至,则阴不胜阳,故至春月水解,水盛时死之也。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黄帝坐明堂,召雷公问曰:子知医之道乎?诵而颇能别,别而未能明,明而未能章,足以治群僚,不足至侯主。

  明堂,天子所居室也。习道有五:一诵、二解、三别、四明、五章。子能诵之,未能解别,且可行之士、群僚,不可之进尊贵。

  编者按:“问”字前,《素问》有“而”字。“诵”字前,有“雷公对曰”四字。二“别”字,均作“解”;“章”作“彰”;“主”作“王”。

  星与日月光,以章经术,后世益明,上通神农,若著至教,拟于二皇。

  树,立也。雷公所愿,立天之道,以章经术,益明后代,上通神农至教,拟于古之伏羲、神农二皇大道也。疑,当为拟者也。

  编者按:“星”字之前,《素问》有“愿得受树天之度,四时阴阳合之,别”十五字。考杨注“树,立也。雷公所愿,立天之道”等语,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有脱文,断非《太素》原文即如此也;“星”后有“辰”字;“章”作“彰”;无“若”字;“拟”作“疑”,据杨注,《太素》原文“拟”字当亦作“疑”。

  黄帝曰:善。无失此阴阳、表里、上下、雌雄输应也,

  试令至诚。

  编者按:“黄帝”《素问》作“帝”,下同,不再举。“输”字前《素问》有“相”字。

  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言其所教合道,行之长生久视也。

  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可以为宝。

  诚令至传宝也。

  雷公曰:请受道,讽诵用解。黄帝曰:子不闻《阴阳传》乎?曰:不知。曰:夫三阳,太阳为叶,上下无常,合而病至,偏周阴阳。

  三阳,太阳也。诸阳之行,从头至足,若上下行,不能依度数,合而为病,则内伤五脏,外害六腑,无所不周也。

  编者按:“太阳为叶”《素问》作“天为叶”;“偏周”作“偏害”。

  雷公问曰:三阳莫当,请闻其解。

  莫当,言其力太。

  编者按:“问”字《素问》无。注“太”字,疑“大”之误。

  黄帝曰:三阳独至者,是三阳并至,并至如风雨,上为癫疾,下为漏病。亦无期,内毋正,不正中经纪,诊毋上下,以书别。

  三阳独至,谓太阳独至也。太阳独至,即太阳、阳明、少阳并于太阳,以太阳为首而至,故曰并至也。阳气好升,上走于头,如风雨暴疾,上盛下虚。上盛,故为癫疾;下虚,发为漏病,谓膀胱漏泄,大小便数,不禁守也。

  编者按:“癫”《素问》作“巅”;“亦”作“外”;二“毋”字均作“无”;“不正中”作“不中”。

  雷公曰:臣治疏□,脱意而已。黄帝曰:三阳者,至阳也。积并则为惊,病起而如风,至如礔砺,九窍皆塞,阳气傍洫,干嗌喉塞。

  太阴之极,以为至阴;太阳之极,以为至阳也。太阳与阳明、少阳为总。若别用,则无病;若并聚总用,则阳气盛,故为惊也。惊狂起速,故如风也;病作甚重,如礔砺也。阳气热盛,傍洫上下,则九窍不通,嗌干喉塞也。洫,溢也。

  编者按:“□”《素问》作“愈”;“脱”作“说”;“而如风”作“疾风”;“傍洫”作“滂溢”。

  并于阴,则上下无常,薄为肠辟。

  阴,谓脾肾阳盛并于脾肾,则肠胃中气上下无常。若盛气停薄肠胃之中,发为肠辟,肠辟下利脓血,是伤寒热者也。

  编者按:“辟”《素问》作“澼”。

  此谓二阳直心,坐不得起,卧者身全,二阳之病也。

  二阳,阳明也。阳明正别之脉属胃散脾,上通于心,故曰直心。阳明脉,胃也。脾胃生病,四肢不用,坐卧身重,即阳明之病也。

  编者按:两“二阳”《素问》均作“三阳”;“身”前有“便”字;“病”后无“也”字。

  且以知天下,可以别阴阳,应四时,合之五行。

  上雷公请愿受树天度,四时阴阳,今已为子具言之耳。

  编者按:“可以”《素问》作“何以”。注“度”字前,疑脱“之”字。

  黄帝燕坐,召雷公而问之曰:汝受术诵书,善能览观杂学,及于比类,通合道理,为余言子所长。

  帝令雷公言己所长。

  编者按:“善”《素问》作“若”。

  五脏六腑,胆胃大肠脾胞脑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从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过失也,子务明之,不以十全,即不能知,为世所怨。

  脾胃糟粕,入于小肠,小肠盛受即是脾之胞也。并脑髓,此众人有为六腑。并涕唾泣,诸津液等,众人莫不以此为生也。其理生□失者,子乃欲明理生之术,使病者十全而不能明,必为天下人所怨也。

  编者按:“大肠”《素问》作“大小肠”;“胞”字后,有“膀胱”二字;“过失也”,无“也”字;“不以十全”作“可以十全”。注“失者”前,仁和寺本缺一字,盛文堂本不缺。“涕唾泣”,仁和寺本、盛文堂本均作“泣唾泣”,显系传写之误,今据经文之义改。

  雷公曰:臣请诵《脉经·上下篇》甚众多,别异比类,由未能以十全也,安足以别明之?

  臣之所诵《脉经》,比类甚众多,疗疾病犹未能病十全十,又安能调人未病之病,以为开明乎也。

  编者按:“众多”后,《素问》有“矣”字;“由”作“犹”;“全”后无“也”字;“安”前有“又”字。

  黄帝曰:子试别通五脏之过,六腑之所不和,针石之败,毒药所宜,汤液滋味,具言其状,悉言以对,请问不知。

  试至,审也。过,不知五脏之失也。五脏、六腑、针石、毒药、汤液、滋味,子所不通者,可具言其状,当悉为言对,子所不知也。

  编者按:黄帝《素问》作帝,下同,不再举。试别《素问》作别试。注“试”,盛文堂本误作“诚”,今从仁和寺本。“至”,疑为“者”字之误。

  雷公问曰: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悗,当投毒药刺灸砭石汤液,或已或不已,愿闻其解。

  此三阴脏,其脉从足上行,太阴、少阴上至于口,厥阴上至头顶。所以此三阴脉虚,多参居为病,故令体重烦悗。疗之有差,请闻其解也。悗,音闷也。

  编者按:“问”字,《素问》无;“悗”作“冤”。

  黄帝曰:公何年之长而问之少也?余真问以自谬也。吾问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对,何也?

  子之年长,所问须高,今问卑少,是所怪也。余真问子脉之浮沉窈冥之道,子以《上、下篇》中三脏虚理以答余者,未为当之也。

  编者按:问之少也,《素问》无也字。

  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恐从容得也。

  言四脏之脉浮沉相似,难以别知,名曰窈冥。肺脉浮虚如毛,脾之病脉浮虚相似,肾脉虽沉,血气少时虚浮似脾;肝脉弦急沉散,似肾脉沉,此皆工人时而不知,唯有从容安审得之,名曰窈冥也。

  编者按:“然”后《素问》有“恐”字;“也”作“之”。

  若夫三脏,土木水参居,此童子之所知也,问之何也?

  土脾、木肝、水肾,三气参居受邪,令人体重者,此乃初学,未足深也。

  编者按:“也”字《素问》无。

  雷公曰:于此有人,头痛、筋挛、骨重,怯然少气,噫哕、腹满、时惊、不嗜卧,此何脏之发也?

  举此八病,问所生处。

  编者按:“噫哕”《素问》作“哕噫”。

  脉浮而弦,切之石坚,不知其解,问以三脏者,以知比类。

  问三脏之脉浮、弦、石等,比类同异也。

  编者按:“问以三脏者”《素问》作“复问所以三脏者”;“比”前有“其”字;“类”后有“也”字。

  黄帝曰:夫之从容之谓。

  三脏之脉,安审知之?故曰从容也。

  编者按:“之”字《素问》无。

  夫年长则求之其腑,

  五十已上曰长,如前三脏脉病,有年五十已上者,疗在六腑。以其年长血气在于六腑之中,故求之腑也。

  编者按:“其”《素问》作“于”。

  年少则求之于经,

  男子十六已上,女子四十已上,血气在五脏之中,故求之脏也。

  编者按:此句之后,《素问》有“年壮则求之于脏”,考杨注“血气在五脏之中,故求之脏也”之语,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此处当有脱文。注“四十”,当为“十四”之误。

  今子所言皆夫,八风菀熟,五脏消铄,传邪相受。

  八风八邪,虚邪风也。八邪虚风菀熟,次传入于脏,令五脏消也。铄,式药反,销也。菀熟,言蓄积,故为病也。

  编者按:“夫”字误,《素问》作“失”,当据《素问》改。

  夫浮而弦者,肾不足也。

  肾脉沉石,今反弦浮,故肾不足也。

  编者按:“肾”字后,《素问》有“是”字。

  沉而石者,是肾气内著也。

  肾脉微石,是其平也。今沉而复石,是肾真脉,无有胃气,内着骨髓也。

  怯然少气,是水道不得行,形气索。

  怯,心不足也。肾气虚,故肾间动气微弱,致使膀胱水道不得通利也。肾间动气乃是身形性命之气,真气不足,动形取气,故曰形气乘也。

  编者按:“气”字后,《素问》有“者”字;“不得行”作“不行”;“索”后有“也”字。“行”,仁和寺本空一格,盛文堂本不缺,今据《素问》补。“索”字后,《素问》有“也”字。注“形气乘也”,据经文,“乘”似为“索”字之误。

  咳嗽烦悗,是肾气之逆。

  水道不利,气循肾脉上入心肺,故咳嗽烦悗,是肾气之逆也。

  编者按:“烦悗”《素问》作“烦冤者”;“逆”字后,有“也”字。

  一人之气,病在一脏也。若言三脏俱行,不在法也。

  此为一人之气,病在肾脏,非一人病在肾、脾、脉肝三脏者也。

  编者按:注“脉肝”,“脉”字疑衍(或为“肝脉”二字)。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肢懈惰,喘咳血泄。愚人诊之,以为伤肺,切脉浮大而紧,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止身轻,此何物也?子所能治,知亦众多,与此病失矣。

  懈惰、喘咳、泄血而脉当沉细,今反洪大而紧,愚人虽谓以为肺伤,疑不敢疗也。有粗工不量所以,直下砭石出血,病差众多。然于大病不当,而出血即能除差,其义何也?

  编者按:“懈惰”《素问》作“解堕”;“愚”字前,有“而”字;“愚”字后,无“人”字;“出血”后,重一“血”字;“子所”前有“帝曰”二字。

  黄帝曰:譬以鸿飞,亦神于天。夫圣人治病,修法守度,援物比类,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经。

  鸟行无章,故鸿飞而得冲天。圣人不守于经,适变而有所当,故粗工于经虽有所失,于病遇所当,斯亦不足以为怪也。

  编者按:黄帝曰三字《素问》无;神字《素问》作冲,考杨注“故鸿飞而得冲天”,神乃冲字之误。圣人后《素问》有之字;修法作循法。援盛文堂本误作授,今从仁和寺本。

  今夫脉浮大虚者,是脾气之外绝,去胃外归阳明也。夫二火不胜三水,是脉乱而无常也。

  以其脾病,其气不行于胃,故脉浮大也。脾气去胃,外乘阳明也。二火者二阳,即阳明也。三水者,三阴,即太阴也。今太阴病气外乘阳明,即二火不胜三水也。阳明不胜太阴,故脉乱无常之也。

  编者按:“是”《素问》作“是以”。

  四肢懈惰,此脾精之出行。

  脾之精气出散,故出行也。出散不营也,故四肢懈惰也。

  编者按:“懈惰”《素问》作“解堕”;“出行”作“不行也”。

  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

  太阳三水并阳明也,手阳明络肺,故喘也。

  血泄者,脉忽血无所行也。

  阳明血脉盛急不行,故呕血也。

  编者按:“脉忽”《素问》作“脉急”,据杨注,亦当作“脉急”。

  若夫以为伤肺者,由以狂也。不引比类,是知不明也。夫伤肺者,脾气不守,胃气不轻,精气不为使,真脏坏决,脉傍绝,五脏漏泄,不衄则呕,此二者不相类。譬如天之无形,地之无理,白与黑相远矣。是吾失过,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类从容,是以名曰诊经,是谓至道。

  轻,清也。不清,胃气浊也。是伤肺泄血,与脾虚泄血其理不同,以为同者是失也。谓子知之,不告子者,吾之过也。如能明引比类,安审得之,是谓诊经道也。

  编者按:“由以”《素问》作“由失以”;“胃气不轻”作“胃气不清”;“精气”作“经气”。“漏泄”,盛文堂本误作“满泄”,今从仁和寺本。“不相类”后,《素问》有“也”字;“相远矣”作“相去远矣”;“是吾失过”作“是失吾过矣”;“诊经”作“诊轻”;“至道”后有“也”字。

  问曰:人之居处动静勇怯,脉亦为之变乎?曰:凡人之惊恐志劳动静,皆以为变。

  言勇怯之人非直动静,有惊恐志劳,其脉亦有喘数也。

  编者按:“问曰”《素问》作“黄帝问曰”;后“曰”字作“岐伯对曰”;“志”作“恚”;“皆以为变”作“皆为变也”。

  是以夜行则喘,喘出于肾,

  夜,阴也,肾亦阴也。夜行志劳,阴并破脉,喘出肾也。

  编者按:喘字《素问》不重。

  淫气病肺。有所堕恐,喘出于肝,

  淫邪之气,先病于肺,又因坠堕恐怖,有喘者,是肺贼邪乘肝,肝病为喘也。

  编者按:注“先”、“也”二字前,原本均衍“之”字,今皆删之。

  淫气客于脾。有所惊恐骇,喘出于肺,

  淫邪之气先客于脾,又因有所惊骇,脉有喘者,是脾虚邪乘肺,肺病为喘也。

  编者按:“客于脾”《素问》作“害脾”;“恐”后无“骇”字;

  淫气伤于心。度水趺仆,喘出于肾与骨,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已,怯者则着而为病。

  肾主水及与骨也。淫邪先伤于心,又因度水跌仆心怖,肾气盛,为贼邪乘心,故心病为喘也。当尔心病,因惊失水仆时,勇者壮气助心,正气得行,病得除已;怯者因惊失神,故曰病而喘也。

  编者按:“伤于心”,《素问》无“于”字;“趺”作“跌”;“行已”作“行则已”;“病”后有“也”字。

  故曰: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者,以为诊法。

  诊病之道,先观人之五事,得其病情者,以为诊法也。

  编者按:《素问》无“者”字;“法”字后有“也”字。

  故饱甚则汗出于胃。

  汗,阴液也。人动有所过,阳盛反衰,所以阴液出也。伤饱气盛反衰,故汗出胃也。

  编者按:“故饱甚则”《素问》作“故饮食饱甚”。

  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惊怖伤神反衰,故汗出心也。

  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持重气盛伤志反衰,故汗出肾者也。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疾走恐惧,气盛伤魂反衰,故汗出肝也。

  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脾主体内,故摇动形体,劳苦气盛反衰,汗出于脾也。

  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过用,此为常。

  人于四时饮食劳佚,不能自节,以生诸病,斯乃愚人起过之常也。

  编者按:“起”字后,《素问》有“于”字;“常”后有“也”字。

  食气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筋。

  食气入胃,胃之血气之精散入五脏,而独言肝,以肝为木,东方春气为物之先故也。淫溢气,为筋者也。

  编者按:“入于胃”《素问》作“入胃”;“筋”前有“于”字。

  食入于胃,浊气归心,

  胃气分二:清者为气,浊者为血。心主于血,故浊归于心也。

  淫精于脉,脉气流经,

  心之精甚,停留十二大经中也。

  经气归于肺,

  肺以主气,故二经脉之气皆归于肺也,故肺主气也。

  肺朝百脉,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大络等络脉,皆集肺脉两手太阴寸口而朝之。

  输精于皮毛

  肺气行于孙络,通输精气至皮毛中也。

  毛脉合精,行气于腑。

  毛脉即孙脉也,谓孙络者,即精气和合,行于六腑,皆肺气也。

  腑精神,留于四脏,

  六腑贮于水谷,水谷之气化为精神,留在四脏之中,亦肺气之所行者也。

  编者按:“神”字后,《素问》有“明”字。

  气归于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权衡,谓阴阳也。以其阴阳之平,平于气口之脉,成九分为寸,候五脏六腑之脉,以决死生也。

  编者按:权衡二字,《素问》重。

  饮食入于胃,游洫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脾肺,

  沟洫,通水处也。深八尺曰洫,四尺曰沟。饮食入胃,津液游于肺中,比之游洫。精气上输与脾,脾受气已,上输与肺。有字为:洫与溢同。从胃流气入脾,非散溢也。

  编者按:“食”字《素问》无;“游洫”作“游溢”;“脾肺”作“肺”。注“字”字,疑“本”字之误。

  肺调水道,下输膀胱。

  肺以主气,通津液,浊者下行,输与膀胱为溲也。

  编者按:“肺”《素问》作“通”。

  水精四布,

  水精,血气也。肺行血气,布于四脏也。

  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动静揆度,此以为常。

  四脏经脉并肺,脏经以为五经也。五脏经并行于气,以外合四时之气,内应五脏阴阳动静,以应法度也。揆应度,应法度也。

  编者按:“此以为常”《素问》作“以为常也”。注“揆应度”,“应”字疑衍。

  太阳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表里当俱泻,取下输。

  太阳,足太阳,即三阳也。脏,足少阴,二阴者。一腑脏肾与膀胱脉独至时,厥而复喘,虚而气逆。虚者,是阴气不足;厥而喘者,阳气有余也。少阴不足,微不足也。太阳有余,有余大也。故微泻少阴,使其不盛;甚泻太阳,使其平也,所以表里俱取。下输,下,谓是足少阴及足太阳下五输也。

  编者按:“下”字前,《素问》有“之”字。注“二阴者”后,疑脱一“也”字。“有余大”,原作“有余太”,据文义改。

  阳明脏独至,是阳气重并也,当泻阳补阴,取下输。

  阳明,足阳明也,即二阳也。脏,足太阴,三阴者也。此一腑脏脾与胃脉独至寸口。阳明为首,兼太阴而至寸口者,即阳气重并于阴,故泻足阳明,补足太阴也,皆取下之五输也。

  编者按:“下”字前,《素问》有“之”字。

  少阳独至,是厥气也,乔前卒大,取下输。少阳独至者,一阳之过。

  足少阳,即一阳也。少阳独至,即是厥逆气至也。少阳与厥逆气至,是少阳盛而为过,其络卒大,在足外踝之上三寸,乔脉付阳穴前,以筋骨之间为下输也。

  编者按:前“少阳”二字之后,《素问》有“脏”字;“乔”作“蹻”;“下”字前,有“之”字;后“少”字之后,仁和寺本及盛文堂本均衍一“阳”字,谨据《素问》删。“过”字后,《素问》有

  “也”字。注“卒大”,原作“卒太”,据经文改。

  太阴脏传者,用省真,五脉气少,胃气不平,三阴也,宜治下输,补阳泻阴。

  太阴,足太阴也,即三阴也。脏,谓脾脏也。搏输聚不营五,即用省少也真。五脏脉少于胃气,故曰不本,故太阴脉即是三阴者也。如此即阴盛阳虚,所以须补阳泻阴,取下五输也。

  编者按:“传”《素问》作“搏”,据杨注,亦当作“搏”字;“用”后有“心”字;“治”后有“其”字。据经文,注“五”字后疑脱“脉”字。“也真”,疑为“真也”传写之误。

  一阳独啸,独啸少阳之厥也。阳并于上,血脉争张,阴气归于肾,宜治经络,泻阳补阴。

  足少阳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所以阳盛耳鸣,故曰一阴独啸也。肾主于耳,肾脉,少阴也,阳盛耳鸣,即知少阴厥逆,阳盛于上,阴气归下,宜泻阳补阴经之脉也。

  编者按:“独啸”二字,《素问》不重;“少阳”后无“之”字;“血脉”作“四脉”;“阴气”作“气”;“治”后有“其”字。

  二阴至,厥阴之治也。真虚悁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调食和药,治在下输。

  二阴,少阴也。真,实也。少阴之脉虚,厥阴脉实,虚者悁心,故厥气停薄于心,发为白汗,心液也。如此可调于食,可和于药,可行针石,于下五输别疗之也。悁,居玄反,色忿也。

  编者按:二阴《素问》作一阴;悁心作□心;

  太阳脏何象?三阳而浮。

  太阳,三阳也,故脉象三阳之脉,浮者是也。

  编者按:此句《素问》作“帝曰:太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三阳而浮也。”

  少阳脏何象?一阳滑而不实。

  滑者,阳气盛微热;不实,虚也。

  编者按:此句《素问》作“帝曰:少阳脏何象?岐伯曰:象一阳也。一阳脏者,滑而不实也。”

  阳明脏何象?象心之大浮也。

  象心,脉太而浮也;太者,多,少气之也。

  编者按:此句《素问》作“帝曰:阳明脏何象?岐伯曰:象大浮也。”

  太阴脏搏,言其伏鼓也。

  太阴之脉聚,伏鼓动也。

  编者按:“其”字《素问》无。

  二阴搏至,肾沉不浮。

  少阴之脉聚至,沉于骨边,不浮也。

  编者按:《素问》“浮”后有“也”字。

  下载《黄帝内经太素》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