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中风症《医学从众录》

《医学从众录》在线阅读

  一火中之说,本于河间。河间举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大法以白虎汤三黄汤沃之,所以治实火也;以逍遥散疏之,所以治郁火也;以通圣、凉膈散双解之,所以治表里之邪火也;以六味汤滋之,所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也;以八味丸引之,所谓从治之法,引火归原也;又地黄饮子,治舌喑不能言,足废不能行,神妙无比。

  地黄饮子

  时贤徐灵胎云∶此治少阴气厥之方,庸医不察,竟以之治一切中风之症,轻则永无愈期,重则益其病而致死。医者病家,终身不悟也。

  孙心典按∶舌喑不能言,有上焦为痰火阻塞者,宜转舌膏;有中风脾缓舌强不语者,宜资寿解语汤。惟有少阴脉萦舌本,气厥不至,名曰风,宜用地黄饮子温之。喻氏用资寿解语汤去羌、防,加熟地何首乌枸杞子甘菊花、黑芝麻天门冬治之。

  资寿解语汤(俱见《时方》)

  治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半身不遂。

  一气虚类中,说本李东垣。东垣以元气不足则邪凑之,令人卒倒僵仆如风状。大法以六君子汤加黄 、竹沥姜汁治之,补中益气汤亦治之;卒倒遗尿,元气大虚,必重用白术人参、黄 ,加益智仁主之。又有恼怒气逆而厥,面青脉大,如中风象,宜景岳解肝煎主之。虚者六君子汤,加乌药青皮白芷主之。

  一湿中之说,本于朱丹溪。丹溪以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二陈汤沙参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主之,或单用半夏六钱,煎半盅,入生姜汁二滴,风化硝二钱,先治其标,或间服滚痰丸

  亦谓之痰中,可用吐法,后理脾胃,先调经络,以竹沥汤主之。

  竹沥汤

  竹沥(二酒盏) 生葛汁(一酒盏) 生姜汁(一汤匙)

  相合,作两服。

  刘、朱、李三子发挥之外,后人又增恶中、食中、寒中、暑中四症。

  一食中者,过饱食填太阴,上下之气不通而厥,以平胃散加减煎服,或探吐之,或以备急丸灌之。

  备急丸 消暑丸(俱见《时方》)

  一恶中者,入古庙山林古墓,及见非常怪物,感其异气,遂昏倒不知人事。其脉两手若出两人,乍大乍小,以苏合香丸灌之,或以平胃散雷丸二钱,雄黄精五分,藿香一二钱,以解秽,或焚降真香藿香、生 、川芎苍术皂角红枣,使正气自口鼻入。

  一寒中者,或暴寒之气直入于内,手足厥冷,腹痛吐泻不止,遂昏倒不知人事,六脉细小,或沉伏,四肢唇口青黯,宜以生葱白一束,安脐中,以火斗熨之,或灸关元三十壮,以四逆汤灌之。

  一暑中者,夏月感暑气,昏倒不省人事,自汗面垢,吐泻脉虚,以《千金》消暑丸灌之,立苏。又有长途赤日,卒倒不省人事,以热土取来围脐上,以热尿注之,即苏,或以生蒜捣水灌之。

  续论真中风类中风攻痰之误

  凡人将死之顷,阳气欲脱,必有痰声漉漉,是一身之津血,将渐化为痰而死也。时医于此症,开手即以胆南星石菖蒲直攻其痰,是直攻其津血,而速之死也。

  《医学真传》曰∶《本经》只有南星。并无胆星。南星色白味辛,禀金气而驱风豁痰,功同半夏。今人以牛胆制为胆星,味苦性冷。(庸医皆曰∶丸制者佳,不知愈制愈失其性,为祸更烈。)中风痰涎上涌,多属三焦火衰,土崩水泛,斯时助正散邪,壮火驱寒,尤恐不济,服之以苦冷之胆星,加之以清凉之竹沥,必至生阳灭绝而死。

  孙心典按∶竹沥为中风必用之药,取其柔润以熄风,轻清以活络。而驱行经络之痰,在所后也。荆沥、生葛汁,亦是此义。

  下载《医学从众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