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明理论》在线阅读

《伤寒明理论》在线阅读

《伤寒明理论》在线阅读
古代名医成无己 来源:中医宝典

  《伤寒明理论》是一部从症状学和方剂学角度阐发伤寒之理的古代名著,凡所阐释,悉尊《内经》。全书共四卷,卷一至卷三围绕所选《伤寒论》中50个主要证候,析其形证,辨其异同,殊为精当。卷四为药方论,择《伤寒论》常用方20首,将药之寒温,证之虚实,方之大小、奇偶、远近等诸般要义,加以引证。

  《伤寒明理论》,共三卷,中国医学著作,金朝成无己著,是《伤寒论》的注解之作。有部份抄本题为严器之作,经考证应该是传抄造成的错误。

  它以《伤寒论》为底本,依证症作为分类,整理伤寒论的条文与方剂,再加上自己的心得而写作而成。其中多引《内经》为根据,会通《内经》与《伤寒论》,为后世注解《伤寒论》的先驱。

  中文名称:伤寒明理论
  英文名称:Shanghan Mingli Lun;Concise Exposition on Cold Pathogenic Diseases
  定义:中医伤寒著作,金代成无己撰。
  所属学科:中医药学(一级学科);
       医史文献(二级学科);
       医书(三级学科) 。

《伤寒明理论》在线阅读

《伤寒明理论》序

《伤寒明理论》上卷
  1、发热
  2、恶寒
  3、恶风
  4、寒热
  5、潮热
  6、自汗
  7、盗汗
  8、头汗
  9、手足汗
  10、无汗
  11、头痛
  12、项强
  13、头眩
  14、胸胁满
  15、心下满
  16、腹满
  17、少腹满
  18、烦热
  19、虚烦
  20、烦躁
  21、
  22、舌上苔
  23、衄血
  24、
  25、

《伤寒明理论》中卷
  1、
  2、呕吐
  3、
  4、
  5、
  6、战栗
  7、四逆
  8、
  9、郑声
  10、谵语
  11、短气
  12、摇头
  13、
  14、不仁
  15、直视
  16、郁冒
  17、动气
  18、自利
  19、筋惕肉
  20、热入血室
  21、发黄
  22、发狂
  23、霍乱
  24、蓄血
  25、劳复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

《伤寒明理论》下卷
  1、桂枝汤方
  2、麻黄汤方
  3、大青龙汤方
  4、小青龙汤方
  5、大承气汤方
  6、大承气汤方
  7、小柴胡汤方
  8、大陷胸汤方
  9、栀子豉汤方
  10、瓜蒂散方
  11、茵陈蒿汤方
  12、半夏泻心汤方
  13、白虎汤方
  14、五苓散方
  15、理中丸方
  16、四逆汤方
  17、真武汤方
  18、建中汤方
  19、脾约丸方
  20、抵当汤方

《伤寒明理论》内容及古本

  《伤寒明理论》,伤寒著作。四卷。金·成元己撰。约刊于1156年。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纵横无际,得心应手,故能深明其理,撰成此书。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现存宋、明、清十多种刻本、及《古今医统正脉》、《中国医学大成》本。

《伤寒明理论》现行版本

  学苑出版社《伤寒明理论》此次刊印,由钱超尘、黄作阵两位先生亲自做的考证,点校过程中,以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宋景定辛酉建安庆有堂新刊本为底本,以明《古今医统正脉全书》(该书刻印于明万历二十九年即1601年,简称《医统本》)为校本进行点校。本次点校意在将此珍稀之本公诸于世,以供同好学习研究之用。本书以保存本书原貌为目的,故凡通假字(如佗通“他”、“陀”等)、古今字(如府同“腑”、藏同“脏”、畜同“蓄”、差同“瘥”等)一仍其旧,注中择其要者简要说明;异体字为便于读者易明,一般径改为正字;明显属于形近而误者(如成与戍、暍与喝等)改为正字,并出校注;书中凡“丸”均作“圆”,乃避宋讳改字,今为保持本书原貌,不作改动,更好地为后来学者展示了原书的面貌。

《伤寒明理论》作者

  成无己(约1066~1156)中国金代医学家。聊摄(今山东聊城)人,约生于北宋嘉祐治平年间,后聊摄为金兵所占,遂成金人。成无己出生于世医家庭,自幼攻读医学。他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古代经典皆有研究,尤其是对于《伤寒论》最为推崇。他专力钻研该书数十年,以《内经》、《难经》理论为依据,对该书进行了全面注释,撰成《注解伤寒论》10卷,为现存最早全面注解《伤寒论》之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另撰《伤寒明理论》4卷,将经典著作与个人心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启迪后学产生了重要作用。

  成无己,宋代山东聊摄(今山东阳谷)人,后来聊摄并于金,故又称为金人。约生卒于l063~1156年间,卒年九十余岁。成氏世代行医,对理论与临床均有擅长,是宋金时期研究《伤寒论》的大家之一,也是伤寒学派的主要代表医家之一。其著作有三,《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在成氏以前,研究《伤寒论》者虽已有孙思邈,在其同时代亦有朱肱、庞安时等人,但他们均未对《伤寒论》原文进行注解,成无已以《内经》、《难经》的理论为基础,对《伤寒论》条文加以注解,由于前无他人可鉴,难度很大,致使该书著成时成氏已至八十高龄,前后长达四十余年。也正由于成氏注解《伤寒论》的古奥原文,致使这部有很大实用价值的著作才得以广泛流传,被医家所理解与重视,使研究者越来越多,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

  成无已在《注解伤寒论》一书中,运用《内》、《难》之学的理论为指导,来分析其病机、治则、方剂等,使《内经》、《难经》与《伤寒论》之间一脉相承,完全符合仲景著书的原意,成为后世医家研究《伤寒论》的主要注本之一。例如,对《伤寒论》“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一条,成氏解释说:“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肤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津脱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这里,成氏引证之两段《内经》原文,第一段是指《素问•灵兰秘典论》,第二段的《针经》即《灵枢》,又称《九卷》,出自《灵枢•决气篇》。

  又如,成氏解释仲景之方,也以《内经》、《难经》的理论来说明。如其解释桂枝汤时说“《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注解四逆汤时云:“《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又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甘草姜附相合,为甘辛大热之剂,乃可发散阴阳之气。”这里,成氏以《素问》中的《生气通天论》、《至真要大论》二篇关于四气、五味、阴阳之理来解释仲景组方之义,简洁明了。尤其在解释小青龙汤时,成氏说:“寒邪在表,非甘辛不能散之,麻黄、桂枝、甘草之辛甘,以发散表邪。水停心下而不行,则肾气燥,《内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干姜、细辛、半夏之辛,以行水气而润肾。咳逆而喘,则肺气逆,《内经》曰: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芍药、五味子之酸,以收逆气而安肺。”这里,成氏运用《素问•脏气法时论》的经文,以说明小青龙汤散外寒化内饮的机理。

  成无已医学造诣极深,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是第—个全面注解《伤寒论》的医家,同时又结合临床应用,明辨伤寒常见症状之理,以便于临床诊断之用。在祖国医学的伤寒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伤寒学派诸家产生很大影响。成氏家世儒医,才识明敏,记闻赅博,他精伤寒学,钻研数十年。著有《注解伤寒论》10卷(1144年)、《伤寒明理论》3卷(1142年)、《药方论》1卷等。他以经注论,以论证经,辨证明理,是注解《伤寒论》的第一家,也是伤寒学派的代表人物。其创始艰难,厥功甚伟,给人无穷启迪,深得后世赞誉。

  下载《伤寒明理论》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中医伤寒 相关文章:
  1. 《伤寒明理论》序
  2. 《伤寒附翼》在线阅读
  3. 《伤寒总病论》在线阅读
  4. 《伤寒寻源》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