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腹痛《中医妇科学》

《中医妇科学》在线阅读

  产妇分娩后,小腹疼痛者,称为“产后腹痛”,又称“儿枕痛”。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产后宫缩痛及产褥感染引起的腹痛

  [病因病机]

  产后腹痛的主要机理有不荣而痛与不通而痛虚实两端。

  一、血虚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因产重虚,复因产后失血过多,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又气随血耗,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而致腹痛。

  二、血瘀

  产后脏腑虚弱,血室正开,起居不慎,当风感寒,风寒乘虚而人,血为寒凝,或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血随气结而为瘀,瘀阻冲任,胞脉失畅,不通则痛,故使腹痛。

  三、热结

  素体阳盛,或产后胞宫胞脉空虚,邪毒内侵,人里化热,损伤冲任经脉,热与血结,阻痹胞脉,败血浊液不得下行,不通则痛,故使腹痛。

  [辨证论治]

  产后腹痛有虚实之分。血虚者,小腹隐痛,喜按,恶露量少,色淡;血瘀者,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黯有块;热结者,小腹灼痛,按之剧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甚如败脓。

  一、血虚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恶露量少,色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证候分析:产后营血亏虚,胞脉失养,或气随血耗,气虚运血无力,血行迟滞,致令小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阴血亏虚,冲任血少,则恶露量少,色淡;血虚上不荣清窍,则头晕眼花;血少内不荣心,则心悸怔忡;血虚津亏,肠道失于濡润,则大便秘结。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为血虚之征。

  治疗法则:养血益气。

  方药举例:肠宁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熟地阿胶人参山药续断麦冬肉桂甘草

  方中当归、熟地、阿胶养血滋阴;人参山药甘草益气健脾以资化源;续断补肝肾,益精血;麦冬养阴生津;佐以少量肉桂以温通血脉。全方合用,养血益阴,补气生津,血旺则胞脉得以濡养,气旺则率血以行,其痛可除。

  若血虚兼寒者,症见面色青白,小腹疼痛,得热痛减,形寒肢冷,或大便溏薄,舌淡,脉细而迟。治宜养血温中,方用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当归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和血;饴糖、甘草、大枣温中补虚;桂心生姜温中除寒;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共奏养血温中,祛寒止痛之效。

  二、血瘀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恶器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块下痛减,形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

  证候分析:产后血室正开,百脉空虚,风寒乘虚而入,血为寒凝,滞而成瘀,瘀阻冲任,血行不畅,则小腹疼痛拒按,恶露量少,色紫黯,有块;血遇热则行畅,故得热痛减;血块下后,瘀滞暂时减轻,故块下痛缓;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面色青白,形寒肢冷。舌淡黯,脉沉紧或沉弦,为产后瘀血内阻之征。

  治疗法则:温经活血,祛瘀止痛。

  方药举例:生化汤(《傅青主女科》)。

  当归、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

  方中当归、川芎补血活血;桃仁化瘀止痛;炙甘草补气缓急止痛;炮姜温经止痛。全方寓攻于补之中,化瘀血,生新血,血行流畅,通则痛止。

  若兼小腹冷痛、绞痛者,酌加小茴香吴茱萸以增温经散寒之功;若伴肢体倦怠,气短乏力者,酌加黄芪党参以益气补虚;若兼心烦易怒,胸胁胀痛,小腹胀甚而痛者,酌加郁金香附以舒肝理气,行滞止痛。

  三、热结型

  主要证候:产后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恶露初则量多,继则量少,色紫黯或如败脓,其气秽臭,高热不退,口渴欲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或起芒刺,脉弦数。

  证候分析:邪毒内侵,人里化热,热与血结,胞脉阻痹,则小腹疼痛拒按,或灼热疼痛;初时热迫血行则恶露量多,继之热与血结则量少,色紫黯,邪毒熏蒸于血,故恶露如败脓,其气秽臭;邪毒化热,热与血结,故高热不退;热为阳邪,灼伤津液,在上则口渴喜饮,在下则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而燥,起芒刺,脉弦数,为热盛阴伤,瘀滞在里之征。

  治疗法则:泻热逐瘀,活血止痛。

  方药举例:大黄牡丹皮汤(《金匮要略》)。

  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仁芒硝

  方中大黄、芒硝荡涤瘀结,通腑泻热;桃仁、丹皮凉血祛瘀,与大黄同用逐瘀力更强;冬瓜仁清热消排脓。本方有急下存阴,逐瘀止痛之效。

  下载《中医妇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