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

《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

《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
来源:【中医宝典】

  《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阐述内科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并采用中药治疗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病理生理学说为指导,系统地反映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它各科的基础,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专业课...《中医内科学》简介

《中医内科学》在线阅读

《中医内科学》总论
  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
  2、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
  3、中医内科疾病发病学要点
  4、中医内科疾病症状学要点
  5、中医内科疾病治疗学要点
  6、中医内科学的学习要求与方法

《中医内科学》卷一:外感病证
  1、感冒
  2、外感发热
  3、湿阻
  4、痢疾
  5、疟疾

《中医内科学》卷二:肺病证
  1、咳嗽
  2、哮病
  3、喘病
  4、肺胀
  5、肺痈
  6、肺痨

《中医内科学》卷三:心脑病证
  1、心悸
  2、胸痹心痛
  3、眩晕
  4、中风病
  5、失眠
  6、痴呆
  7、痫病
  8、癫病
  9、狂病

《中医内科学》卷四:脾胃肠病证
  1、胃痛
  2、痞满
  3、腹痛
  4、呕吐
  5、呃逆
  6、噎膈
  7、泄泻
  8、便秘
  9、蛔虫病
  10、钩虫病
  11、绦虫病

《中医内科学》卷五:肝胆病证
  1、黄疸
  2、胁痛
  3、胆胀
  4、鼓胀

《中医内科学》卷六:肾膀胱病证
  1、水肿
  2、淋证
  3、癃闭
  4、关格
  5、遗精
  6、阳痿

《中医内科学》卷七:气血津液病证
  1、郁痛
  2、血证
  3、汗证
  4、消渴
  5、内伤发热
  6、虚劳
  7、积聚
  8、厥证
  9、瘿病

《中医内科学》卷八:经络肢体病证
  1、头痛
  2、痹病
  3、痉病
  4、痿病
  5、颤震
  6、腰痛

《中医内科学》卷九:癌症
  1、肺癌
  2、肝癌
  3、胃癌
  4、大肠癌
  5、白血病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是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在中医院校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中医内科学》内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主编。原为1964年中医学院二版教材之一,系以中医理论整理编写的一部内科学。内容全成、系统。书中总论部分,论述了病机、病症的基本概念及治疗总则。各论部分分述感冒、咳嗽、喘证等45种内科杂病。论述条理清楚,选方切于实用。并附前人医案作为临床参考,末列附方索引。197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中医内科学》前言

  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证的治疗法则。

  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介绍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风、寒、湿、燥、火)、脏腑、气血津液等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总论教学时数为6学时。各论介绍51个常见病证及其所属附篇,各论教学时数为174学时。随堂见习60学时。教学时数共计240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外辅导、集中答疑、电化教学、课间见习等多种方法。此外,亦可根据各个病证的需要适当利用图表示意、补充讲义、病历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内科学》内容

  1.讲解“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气”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若为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则可以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统称“六淫”。

  2.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后者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其临床表现虽与外感六淫有相类之处,但不属外感致病范围。

  3.讲解外感六淫致病的四个特点:①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②有阴阳不同的属性。如风、暑、燥、火属阳,湿与寒属阴。③“风为百病之长”,故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等。“风为百病之始”,许多外感时病,在起病时常有头痛、恶寒、发热等风邪伤卫的症状。④火为温病、暑病、热病等进一步转化而来,而且寒、暑、燥、湿、风等证候,郁久不散,皆可转化为火证。

  4.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入侵为病,各有其不同的发病特点。如风性善动,上先受病,善行速变;寒性收引;暑热发泄;湿性濡滞趋下,重浊腻滞;燥胜则干;火性炎上等。

  5.强调六淫各种证型的治法和选方。

  风:①风寒,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方用荆防达表汤加减。②风热,治以疏散风热、解表宣肺,方用桑菊饮加减。③风入经络,治以祛风通络,方用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加减。

  寒:①寒邪袭表,治以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方用麻黄汤加减。②中寒,治以助阳破阴,温里祛寒,方用四逆汤加减。

  暑:①中暑,治以清暑生津,方用人参白虎汤加减。②暑热,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③暑湿,治以解暑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

  湿:①湿困卫表,治以芳香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②湿滞经络,治以祛湿通络,方用薏苡仁汤加减。③湿毒浸淫,治以化湿解毒,方用二妙丸加味。

  燥:①温燥,治以辛凉清润,方用桑杏汤加减。②凉燥,治以宣肺达表、化痰润燥,方用杏苏散加减。

  火:治以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6.提示常见六淫病邪的兼夹和转化规律。

  7.提示六淫证治,应与各论互参。

  8.讲解内生五气的概念,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9.讲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气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认识到两者临床表现虽多相似之处,却有本质差异。

  10.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临床特征。内风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肢麻,四肢抽搐或震颤,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内寒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泛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懈怠倦卧,局部冷痛,舌苔白滑,脉沉细等;内湿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胸闷,或见腹胀,肠鸣,泄泻,舌苔浊腻,面色垢秽等;内燥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内火的临床表现,属实者为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且苦,口舌糜烂,咽喉干痛,齿龈肿痛等;属虚者为五心烦热,低热盗汗,颧红,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

  11.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各证型的治法和选方。

  内风:①肝阳化风,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②热极生风,治以清热凉肝熄风,方用羚角钩藤汤加减。③阴虚风动,治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

  内寒:①阴寒内盛,治以温中祛寒回阳,方用四逆汤加减。②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内湿:①寒湿困脾,治以温中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胃苓汤加减。②湿热蕴中,治以清热化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③脾虚湿困,治以健脾化湿,方用香砂六君汤加减。

  内燥:①肺胃津伤,治以滋养肺胃、生津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②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内火:①实火,治以清热泻火,方用泻心汤、龙胆泻肝汤加减。②虚火,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百合固金汤、知柏地黄汤加减。

  12. 提示内生五气的兼夹和相互关系。

  13. 提示内生五气证治,应与各论互参。

《中医内科学》起源与发展

  1.萌芽阶段—殷商时期“疾医”可谓最早的内科医师。

  2.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巨著,记载了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证、诊断和治疗原则,体现了整体概念和辨证论治。《伤寒杂病论》创立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六经辩证论治理论体系和脏腑经络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3.充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得到充实和发展,如《肘后方》、《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学术理论的创新,如金元四大家的学说,刘完素倡火热而主寒凉;张从正治病力主攻邪;李东垣首创脾胃内伤学说;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至此中医内科学体系初步形成。

  4.成形阶段—明清时期《内科摘要》是第一部以“内科”命名的著作。叶天士和吴鞠通分别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理论和三焦辨证论治理论,充实了内科热病体系。

  5.中医内科学发展的崭新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中医理论的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视,出版发行了一大批医学专著,中医内科学教材也不断的更新,到目前为止进一步已经发行到七版规划教材。整个学科的发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医学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完善。

《中医内科学》分类

  主要以病因为依据,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

  1.外感疾病:伤寒六经病证,瘟病卫气营血病证、三焦病证。

  2.内伤杂病:脏腑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

  此外还有病机分类、脏腑分类。本书是在病因分类的基础上,力足脏腑分类,把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分为七大类: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系病证、肝胆系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肢体经络病证。

《中医内科学》论治纲要

  治疗学是研究疾病的治疗原则、治疗方法和手段的—门实用学科。治疗原则是在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制定的,对疾病的治疗立法、处方用药有指导意义。治疗方法则从属于治疗原则,是在其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

  (一)辩证原则

  1.全面分析病情:确保辨证准确

  2.掌握病机特点:有利各种不同病证的鉴别

  3.辩证与辩病相结合:基本矛盾、主要矛盾

  (二)治疗原则

  1.调节整体平衡:去其有余,补其不足

  2.审证求机: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3.明辨标本缓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标本兼治

  4.把握动态变化:分阶段治疗

  5.异法方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6.据证因势利导:顺其病势,就近去邪

  7.先期治疗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8.重视调摄护理:饮食、生活、精神、服药

  (三)常用治法

  解表法、清热法、攻下法、和解法、温里法、补益法、消导法、理气法、理血法、固涩法、开窍法、镇痉法。

  内科的常用治法,有时可单独运用,有时互相配合运用。单独运用某一治法,多是针对病情发展的某一阶段或某些突出证候所采取的措施,往往很难适应病情的错综复杂,所以通常是数法配合使用,如汗下并用、温清并用、攻补并用、消补并用、清热开窍并用、开窍镇痉并用、温里固涩并用等。

  下载《中医内科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中医内科 相关文章:
  1. 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