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治疗风心病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心脏瓣膜损害,由此产生不同程度的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或两者同时存在,并导致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出现一系列临床症候群。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北低南高、农村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的特点。约2/3有风湿热病史,风湿热发作期的风湿性心脏病,尤其是心内膜炎所遗留瓣膜病变是风心病的重要病因,而风湿热发病多认为与A组链球菌感染所诱发的变态反应有关。据有关统计,本病各瓣膜受累率为:二尖瓣95%~98%,主动脉瓣20%~30%,三尖瓣5%,肺动脉瓣不到1%。临床上以单纯二尖瓣病变最常见,约占70%;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病变约占20%~30%;单纯主动脉瓣病变仅占3%~5%。心力衰竭是风心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中医现称本病为“风湿心痹”。

  辨治方药

  本病常先发生心瓣膜病变,通过中医采取有效的辨治方法,往往可以改善患者心脏的功能,提高健康水平,达到减少并发症,减轻病人痛苦,延长寿命的目的。

  对风心病的治疗方案,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有关教材中,列出湿热阻络、心脉瘀阻、心气亏虚、气滞血瘀、心阳亏虚、水气凌心射肺6型进行辨证论治。

  从临床观察,本病常见的症状有心悸怔忡,气短乏力,喘促倚息,咳逆咯血,肢体浮肿,胸闷腹胀,颧颊暗红,唇舌紫暗,脉沉细或促,或结代等。其病位在心,涉及诸脏。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机特点,多以阳气亏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故笔者临床多以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本病。

  基本方药:黄芪茯苓各15克~30克,熟附子10克~15克,炙甘草桂枝生姜各10克,白术赤芍各15克,丹参20克。本方由仲景苓桂术甘汤合真武汤加黄芪、丹参而成,方中黄芪、炙草益气扶正;附子、桂枝生姜温阳通痹;丹参、赤芍活血通脉;白术茯苓健脾利水。

  临床辨证加减:气虚甚者,选加党参红参等;阳虚甚者,附子宜重用(先煎1小时),并可选加细辛当归等;瘀血显著者,选加桃仁红花三七、地鳖虫等;肢体痹痛者,选加羌活、威灵仙、豨莶草、秦艽、鸡血藤等;肢体浮肿明显者,选加汉防己苍术、薏苡仁、车前子等;兼有郁热者,选加黄柏知母、忍冬藤、石膏;气阴两虚者,减附子、肉桂生姜用量,选加太子参、地黄麦冬、五味子等;咳喘明显者,加麻黄、杏仁、桑白皮;咯血者,去桂枝生姜,附子宜减量,选加生地、阿胶、仙鹤草、白茅根等。

  验 案

  黄某,女,42岁。患者心悸、气促、肢体疼痛、水肿反复发作近20年,病情加重半月。经某医院门诊予以地高辛、氨茶碱等(均为患者经常服用的西药)治疗3天,未见明显缓解,于2005年9月17日来我处求诊。患者40岁以前一直生活在北方农村,青少年时期即患有风湿性关节炎,35岁时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刻诊:心慌,气短,乏力,喘促,胸闷,夜间常常需要坐起呼吸,双下肢浮肿过膝,尿频量少,大便溏,食纳可,恶寒肢凉,体瘦长,面色黄褐,颧颊暗红,唇色紫暗,舌淡紫,苔薄白,脉沉细而促。两肺可闻及干性罗音,心尖搏动弥散,心界向左下扩大,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及三级收缩期杂音,心律不齐,心率110次/分;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左心房、室增大。辨属心肾阳虚,水瘀内蓄,凌心壅肺。予上述基本方加减:黄芪茯苓30克,桂枝10克,白术赤芍、汉防己各12克,丹参15克,熟附子、炙甘草6克,生姜5片,每日服1剂。服5剂后,心悸、气促、胸闷均有所减轻,尿量稍增,但仍乏力,下肢浮肿,畏寒,脉沉细。续予前方加党参12克、车前子15克,熟附子增至12克(武火先煎半小时),每日服1剂,并嘱患者严格控制食盐量。二诊方服后,小便量明显增多,下肢浮肿日渐消减,心悸、气喘、畏寒等症状显著减轻,夜间已能躺卧安睡;连续服用2周后,下肢浮肿全消,颧颊已现红润,心率86次/分,可以从事日常家务劳动。

  预防与调护

  1.科学安排饮食起居,注意保暖防寒,坚持适当运动,增强身体素质。

  2.积极有效的防治急性扁桃体炎、猩红热、咽炎等链球菌感染的疾病。

  3.合并风湿活动及出现并发症时,应限制体力劳动,适当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合并主动脉狭窄者,应限制剧烈运动,谨防猝死。

  4.心功能不全者,应低钠饮食。